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軍
▲ 資料圖:普京與特朗普。圖 / 新華社
據新華社5月20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俄烏問題通電話,通話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這是自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雙方第三次通話。
普京在通話結束后發表聲明稱,通話內容非常充實和開放。普京稱,通話是非常有益的、有建設性的。據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透露,會談開始時,普京先祝賀特朗普迎來了第11個孫子,通話時,兩國總統互相稱呼對方的名字唐納德與弗拉基米爾,在通話結束后,雙方均不愿意率先掛電話。
通話結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文說,他同普京的通話“挺順利”“基調和氣氛都非常好”“俄烏將立即啟動旨在實現停火的談判,更重要的是,這是旨在結束戰爭的談判”。
美俄元首通話的熱絡氣氛,似乎為圍繞俄烏沖突的復雜博弈帶來了一絲希望。但這次通話能把俄烏停火推動多遠,仍是未知數。
━━━━━
起草和平條約備忘錄或是最大進展
根據普京在通話后發表的聲明,他與特朗普達成了一項協議,俄方將提出建議并愿意與烏克蘭方面共同就未來可能達成的和平條約起草備忘錄。這一備忘錄應該包含若干條款,比如,達成和平的原則,和平條約的簽署時間,以及在達成若干協議后于特定時期停火。
這是俄方為俄烏停火乃至全面結束沖突提出的程序,并得到了美方的支持。
該建議罕見地得到了烏方的響應。當地時間19日,在美俄通話后,特朗普又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舉行了聯合通話,涵蓋法國、意大利、德國和芬蘭的領導人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這是當天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的第二次通話。
聯合通話結束后,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可以按照俄方的說法,先簽署一份備忘錄,之后再簽署一項協議,從而結束全面沖突。
澤連斯基的表態,跟他與特朗普第一次簡短通話時有了明顯不同。與特朗普第一次通話時,澤連斯基仍堅持必須實現停火,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以及“美國不要在沒有烏克蘭參與的情況下對與烏克蘭相關事宜做出任何決定”。
就在上周,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還呼吁俄羅斯接受為期30天的無條件停火,并警告稱,如果俄羅斯不響應這一呼吁,將“大幅加強制裁”。澤連斯基在與特朗普第一次通話時提出的訴求,顯然更接近歐洲立場。如今改為可以先談備忘錄,再談停火協議,顯然是不得不靠近美方的立場。
▲資料圖:俄羅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圖/新華社
━━━━━
俄烏核心分歧仍難彌合
美俄元首通話后,俄烏有可能啟動簽署和平條約備忘錄的相關談判,一絲樂觀氣氛似乎正在形成。但仔細分析下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比如,雖然根據俄方發表的聲明,“俄羅斯愿與烏克蘭達成包括停火在內的備忘錄”“俄羅斯和烏克蘭需要找到適合雙方的妥協方案”,但普京也強調,俄羅斯的立場是明確的,即“應當消除危機的根源”。
俄方此前多次明確表示,俄烏危機的根源就是烏克蘭急欲加入北約,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這也意味著,在俄烏談簽署備忘錄時,烏克蘭承諾不加入北約,必定會是俄方列出的條件之一。那么,烏方會妥協嗎?
更重要的是,俄烏雙方在領土問題上均難作出讓步。澤連斯基此前曾多次聲明,烏克蘭不準備在領土上有任何讓步,而俄羅斯也已將對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的主權要求寫進了俄羅斯聯邦憲法。
領土問題正是俄方開出的停火條件之一。據烏方人士稱,在16日于土耳其舉行的俄烏直接談判中,俄方開出的停火條件是: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撤軍,此外還提出了其他“令烏方無法接受”的條件。顯然,雙方在領土問題上都沒有讓步可能,因為讓步對誰都是政治災難。
所以,即使俄烏啟動了與簽署備忘錄相關的談判,最容易達成的共識,大概率也只能局限于交換雙方被押人員。而談判時間一旦拉長,勢必增加烏克蘭及西方對俄羅斯的戰略懷疑。
此前,西方一些分析人士本來就認為,俄羅斯正在準備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夏季攻勢。啟動及拉長談判時間,有利于俄羅斯獲取更多戰場利益。
━━━━━
俄烏未來談判歐洲未必能入局
美俄元首此次通話,還有一個各自表述之外的細節需要注意,即雙方都似乎在淡化歐洲的角色。
在烏克蘭問題上,歐洲一直作為關鍵一方活躍其中,并在拜登政府時期跟隨美國政策,付出了包括能源價格飆升、經濟萎靡等一系列代價。
但在與普京通話后,特朗普發表帖文強調,俄烏談判的“具體條件將由雙方協商確定,因為他們掌握著其他人無法知曉的談判細節”。通篇沒有提到歐洲可以發揮的作用,這樣的言外之意,足以讓歐洲感到難受。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9日表達得更明確。他說,特朗普的立場是中立且致力于調解沖突的,而歐洲政客的立場則是公開偏向烏克蘭。佩斯科夫稱,只有與沖突雙方保持同等距離的調解方,才能實現真正的斡旋。
雙方的表態,不免令人聯想起今年2月美俄在沙特恢復外交接觸時美方的態度。當時,美國烏克蘭特使凱洛格明確表示,美方不希望俄烏談判成為“大組討論”,和平談判將不會安排歐洲參與,美國將擔任中間人,而烏克蘭和俄羅斯是談判的主角。
事實上,在美俄元首通話后,歐洲也沒有什么積極的反饋。當天,歐洲最重大的事件是,歐盟27國同意啟動一項總額達1500億歐元、由歐盟共同預算支持的軍備貸款基金,該基金中的大部分將用于購買歐洲自產武器。這標志著,歐盟將加快自主軍備的進程。
俄烏談判前景不明,歐洲重新界定對美關系也非易事。圍繞烏克蘭問題在美俄歐烏之間形成的這場大型博弈,注定還要持續許久。
值班編輯 王丹妮 古麗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