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澳大利亞已經將庫存的第一批49輛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裝到一艘開往烏克蘭的貨船上。
此次軍事援助行動未經這些坦克的原產國美國的正式同意就開始了。根據國際武器轉讓協議,特別是美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任何美制武器裝備的再出口都必須事先獲得美國政府的批準。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缺乏美國的明確同意,這次援助的合法性、透明度引發了重大外交和法律程序問題。
本文為“軍隊鑒定(Army Recognition)”網站發布的介紹文章,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在澳大利亞推進了此項武器裝備援助計劃的同時,但美國官員對缺乏協調的情況表達了擔憂。美國國防法規規定,所有美國原產系統的再出口都需要事先獲得批準,澳大利亞繞過這一程序的決定引發了美國國防部的不滿。一些人認為此舉違反了既定的軍備控制協議,并在外交和防務領域引發波瀾,尤其是西方國家努力在支持烏克蘭一事上保持團結和程序完整性之際。
在21世紀0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通過美國政府間對外軍售計劃(FMS)獲得了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雖然這些坦克并非最新型號,但火力強大、裝甲出色,配備M256型120mm滑膛炮和先進火控系統。澳大利亞陸軍主要將這些坦克配備給裝甲騎兵部隊,自列裝以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戰備標準。
重要的是,這些坦克與烏克蘭陸軍的整合過程預計將相對順暢。因為烏克蘭已經從美國接收并裝備了31輛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其軍隊已經熟悉了這種美國坦克的操作、維護和后勤保障。烏克蘭陸軍現有的經驗將顯著簡化澳大利亞援助的M1A1坦克,裝備其現役裝甲部隊的過程。
最近在羅馬舉行的一次夜間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公開感謝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政府的決定,并承認這些主戰坦克是烏克蘭繼續抵抗俄羅斯的關鍵力量。同時,出于作戰安全考慮,這些主戰坦克的具體位置和預計抵達歐洲的日期,仍處于保密狀態。
2024年10月17日,澳大利亞國防部宣布將向烏克蘭援助49輛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這是澳大利亞對烏克蘭的大規模軍事援助的一部分。2022年2月,俄烏武裝沖突爆發以來,澳大利亞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13億澳元的軍事援助。澳大利亞正準備將其裝甲部隊升級為最新的M1A2 SEP V3主戰坦克,所以只會保留少量的M1A1用于過渡訓練和維持戰備水平。
俄烏武裝沖突爆發以來,澳大利亞已經成為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支持烏克蘭最積極的非北約成員國之一。澳大利亞向烏克蘭提供了120多輛“大毒蛇”裝甲運兵車、M777超輕型榴彈炮和炮彈、反坦克武器、精確制導彈藥、無人機、掃雷設備、夜視裝備以及為烏克蘭士兵提供培訓。此外,澳大利亞還提供了大量人道主義和財政援助,以支持烏克蘭的民事恢復和沖突后重建工作。
澳大利亞決定繞過美國武器常規出口授權程序,似乎是出于緊迫感,以及對支援烏克蘭的政治承諾。盡管澳大利亞政府尚未公開解釋其規避《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程序的理由,但澳大利亞官員強調了及時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重要性。
隨著前線對武器需求的不斷升級,以及迅速增強烏克蘭裝甲部隊戰斗力的必要性,澳大利亞政府或許認為采取行動的戰略必要性大于其中涉及的外交風險。這一大膽舉措體現了澳大利亞在俄烏武裝沖突面前,繼續作為烏克蘭堅定、積極盟友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