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 MBTI 業余“研究者”,我尤其喜歡看每一類型人格的描述,看著便不自覺地和身邊朋友對應起來,會有種“沒錯,他就是這樣!”的相見恨晚之感。
MBTI 是什么?不了解的朋友先看小黑板咯。
16 型人格(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 MBTI )是基于榮格心理類型理論發展而來的人格分類工具,通過能量來源、信息獲取方式、決策依據、生活態度,四個維度的組合將人格劃分為 16 種類型,如下圖。
圖源:網絡
簡單來說,就是看一個人是外向 or 內向,喜歡靠實感還是直覺,依賴思考抑或情感,習慣判斷還是知覺等等,做出人格類型的判斷。通常被應用于職業規劃、人際關系及自我認知領域。
突發奇想:人有千面,街道亦有百種模樣,當街道遇見人格,它們各自的 MBTI 會是什么?
說試就試,我們根據 City Walk 的充實經驗,借 MBTI 的 16 型人格理論,給街道來了一次“街格”劃分。
共有 16 條街道,具有 16 種氣質。
它們用建筑肌理、豐富業態和人群流動,呈現著自己的特點。這座城市的可愛,也正藏在這 16 種“街格”里。
人格畫像:這一類人務實守序,遵循傳統與規則,注重細節和事實;同時責任感強,可靠如磐石,承諾必兌現。
街道特點:嚴謹務實的歷史守護者,不到一公里的小路,卻有著百年歷史,默默記錄著城市金融的文脈。
不起眼的小路,曾是清末民初時期迪化(烏魯木齊市)商業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烏魯木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烏魯木齊“新十景”之一的“大銀行”,是這條街上繞不開也一定要去逛逛的坐標。
大銀行始建于 1943 年,與新疆人民劇場遙遙相對。建筑本身臺階寬闊、門柱高大,但花飾精細,整體是獨特的斯拉夫式建筑風格。
走進去,兩層挑高開闊富麗。回轉式的樓梯,還有木質桌椅、絲絨沙發、水晶吊燈……高 4.7 米、重達 3450 公斤的列寧銅像立在一側,仿佛時代的觀察者。
人格畫像:這類人是奉獻型利他者,默默支持他人,關注細節服務;情感細膩,通過行動而非言語表達關心。
街道特點:具有雙面角色的老街,一面是奮力拼搏,一面是自在安逸。無論哪一面,都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日常里滿是溫情。
一條街上重點學校云集,貴價“學區房”比比皆是,家長、孩子都卯足了一股勁兒。
但另一面,也有一種自在松弛感,“守衛”著幸福生活。匯集了老鐘表店、美食老店,新開的咖啡店、花店……
巴人舊書店,是我推薦這條路上值得一逛的地方。書店僅有幾平米,已經開了十幾年,全是舊書,七八成新。
書里藏著舊回憶,別處亦有舊時光,就在空軍新疆航空紀念館找一找。
人格畫像:不折不扣的秩序管理者,相信傳統與層級制度,追求高效產出;現實主義者,用可量化標準衡量成功。
街道特點:一條街上有蘇聯時期的小樓、新疆人自己的商場,也有具有城市地標意義的場館……一切在變遷中亦有繁榮。
友好路的商圈標簽明顯,“霸總”氣質濃郁,從數十年前到今日一直如此。
有朋友戲稱:“友好之于烏魯木齊,好比王府井之于北京,香榭麗舍大道之于巴黎。”
商場、場館頗多,名聲在外不必多言,我推薦你吃家小店。
開了十幾年的嘉梓西點,落在公交站一旁,往來匆匆總是讓人想帶點兒回家。黃金拔絲蛋糕是我心中最愛,蛋香濃郁、口感綿密,細嚼還能吃到雞肉松。
人格畫像:這一類人是社群粘合劑,通過服務他人獲得價值感,注重社會認可;也是傳統維護者,擅長延續既定規則與文化。
街道特點:南來北往的小店仿佛社區關系的織造者,用舌尖滋味撫慰了異鄉人的心和胃。
提起它,我們常會說“便宜”;常想到熱鬧人群,市場里熙熙攘攘。
更多的是南來北往、匆匆而過的異鄉人們,就在這里,租下了在烏魯木齊的第一個“家”,人們彼此聯結。
糧校市場尤為有代表性,對各地來此生活的朋友包容兼收,很靠譜、很兜底。
甘肅麻辣燙、四川小炒、湘菜館、河南燒餅……想吃的各地美食都能嘗到。
人格畫像:冷靜問題解決者,用工具和動手能力應對現實挑戰;喜歡活在當下,厭惡理論空談,偏好即時反饋。
街道特點:這條街上,有本地人耳熟能詳的老商圈、生活必不可少的坐標,還有幾處新開但夠火的寶藏小鋪……但街道本身卻足夠安靜、低調,總在變化,時時新鮮。
上次逛新華路的時候,是秋天。每一步都踩在落葉上,沙沙聲傳入耳里,對于街道的變化感知也更為明顯。
在這條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上,其巷道相通,有美食云集、名氣不小的領館巷;有從清代就存在的車市巷、馬市巷;還曾有皮匠云集,每天有幾千張皮革在此加工晾曬的坤且巷。
去逛逛南園花卉市場,看花、看魚。再到娜孜菲家居店,選選喜歡的餐具。
樣式、花色鮮艷的居多,大多成套售賣,也可以幫忙打包郵寄。
人格畫像:典型的藝術型體驗者,通過感官探索世界,追求美學與和諧;低調“反抗”者:用非言語方式表達價值觀,比如藝術創作。
街道特點:主理人扎堆開店,特色小店鱗次櫛比,街上的每家店都有自己的表達,是豐富的城市業態,也是城市生活美學的另一種呈現。
正在生長的街巷,總有無限可能。克西街就是這樣一條街,一邊走一邊逛,像是在探險。
廢舊的汽配店被年輕人們盤活,經典老店被食客們養得閑適迷人,又新又舊的它,似乎有著多種可能。
dangdang 藝術商店里就呈現著多種可能。有咖啡、藝術家手作,還會不定期舉辦展覽。
來杯“椰子糖”,用椰子水打底,再用濃縮咖啡液與淡奶油混合,咖啡醇香混合了椰子的清香,像克西街一樣來場味覺探險。
人格畫像:是實踐行動者,喜歡動手,善于處理挑戰;瞬間決策者,相信直覺和感官經驗,喜歡快速思考。
街道特點:每年夏天必火一次的領館巷,憑什么?憑特色是基礎,還憑肯不斷邁出改變的勇氣和能力,以包容姿態接納四海游客。
經典老街,百年前曾有蘇(俄)、美、英三大國領事館,故而得名領館巷。
如今成了“網紅街”,但不過分熙攘,人群邊走邊吃,讓全身快樂細胞被美食、市井喚醒。
不在白爾開提來個肉馕,等于白來一趟領館巷。一定要趁熱吃!湯汁混著羊肉,熱氣騰騰,滿嘴油香。
聽說領館巷去年改造后又有了新變化,具體如何?抽空逛逛。
人格畫像:氛圍營造者,用熱情感染環境,追求即時快樂體驗;社交變色龍:靈活適應不同人群需求。
街道特點:從本地人的沙區“第一街”,搖身成為游客朋友來烏魯木齊必去的一條街。排隊的一把抓、賣空的無花果抓飯,都藏著城市活力。
“表演者”人格很重要的一點是“用熱情感染環境”,和田街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
美食一家挨著一家,但店家的招呼不像招攬生意,更像是親朋的問候。
第一次來烏魯木齊,來份兒鴿子湯。從胃暖到心,感受和這條街一樣熱情。
整只的鴿子配上鷹嘴豆、胡蘿卜熬制燉煮,鴿肉軟和細嫩,湯也極為鮮香。感覺“熱情”太過,再來份傳承四代的三號黃面,清涼爽口。
人格畫像:理想主義洞察者,追求深層意義,善于預見人性與趨勢;具有矛盾性,既渴望連接又需要獨處。
街道特點:在找不到的“北門”推開不同的任意門,盡是老坐標、老味道,換個方向亦可期待城市的新變化。
據《烏魯木齊掌故》記載,北門在現健康路北端、北門花園以南一帶。
如今城門不再,但北門在光明路、青年路、新民路、健康路、解放北路等寬敞大道的簇擁環抱下,仍熱鬧繁盛、四通八達。
它給我的感覺是:說熱鬧,有不少小店、地標在改造未營業;說它冷清,但人、車川流不息,是重要樞紐。
一時間難以定義,不如鉆進菜青蟲文具店,看漂亮的橡皮、開學要包的書皮……再來一碗嘉新米粉,尋尋青春記憶。
人格畫像:治愈系理想家,以同理心推動社會進步,內心充滿詩意;價值觀驅動為先,為信念可犧牲現實利益。
街道特點:愜意松弛氣質明顯,多元文化和滋味融合,是走進去就很容易有“生活靈感”、充滿平凡詩意的一片兒。
烏魯木齊“舒適區”的所在,在這里一切變得和諧自如,人也不自覺慢下來、緩下來,柔和起來,充滿治愈的力量。
到金幣山商場里吃個面肺子,在街角遇見被列入非遺的吾吾子羊羔肉,等夜色降臨,整條街夜市出動,就更為熱鬧。
有熱鬧,也有安靜。新疆民街適合慢行,值得一看。
如果不是玉石玩家,不建議在此購物,主打觀賞、看新鮮,足矣。
人格畫像:賦能型領袖,通過洞察需求激發他人潛能,使命感強烈;是社交建筑師,擅長構建互利共贏的人際網絡。
街道特點:新舊交織,是社區、也是街區。在不長也不寬闊的巷道里,在霓虹夜色的舉杯中,年輕人和老街坊一同編織了這里的社交網絡。
人情味兒頗濃的片區,氣質像是“大家長”,把各色小店匯聚起來,融合相匯,又不失各自特色。
巷道窄、店鋪密,兩旁的大樹像是在保護著街道。整條街看似老舊,實際年輕,常逛常新。
新在融合,新在有趣。古著店GOATVINTAGE,在這里開了三個年頭,算是這一片兒有趣新店的代表之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舊物件兒,每一件都是主理人宇子和愛人精挑細選的。
主理人宇子還打算讓店鋪所在的這棟樓更豐富一些,增加些業態,也多個年輕人小聚的地方。
人格畫像:靈感催化劑,擅長用可能性激發他人潛能,抗拒循規蹈矩;意義追尋者,需要工作與價值觀深度綁定。
街道特點:讓人念念不忘,越走越有新發現,是這條“ 5D ”街區的特色。每一幀、每一畫都在講故事。
和“競選者”人格一樣,總是充滿可能,就是新興街這一片兒的特點。
新興街僅有 1 公里,但要深入其中,“爬上爬下”才能獲得隱藏玩法兒。坡坡坎坎之間,便能到另一片區域。
周邊的單位、學校眾多,下班了在路邊買個紅薯、稱點兒豆角,一鍵祛班味兒,獲得妥帖的生活實感。
在此開了 10 年的阿方砂鍋粥,也給人這種感覺。芥菜干貝粥上桌時還冒著“咕嘟咕嘟”的熱氣,芥菜、干貝扎扎實實,喝起來順口又舒服。
人格畫像:理性架構師,用邏輯構建系統,追求效率與知識;稍有獨立孤傲,對低效和情緒化基本無耐心。
街道特點:大隱于市,頗為低調。串聯起了南門、人民劇場、烏魯木齊大銀行、中山路匯嘉時代、人民電影院等烏魯木齊地標性建筑,悠閑自如,藏著寶藏小店自成一派。
用大隱隱于市,形容文化路最為貼切。以低調安靜,在烏魯木齊商業繁茂的片區里存在,著實不易。
要不吵不鬧,但不能過于冷清;要自在輕松,但不能過于散漫,這樣的尺度,需要街道有一些“戰略”才能自由生長。
如何低調?把寶藏小鋪裝進居民樓,就是一個好方法。
開在大院里的柳疆螺螄粉每天現熬湯頭,酸筍、油炸腐竹、豆腐泡等配料也都他家自己做的,辣、爽、鮮、酸、燙味道風味足,想到就流口水!
人格畫像:真理探索者,癡迷于解構與重建理論模型;思維游樂場,對抽象概念的興趣遠大于人際互動。
街道特點:片區長足有 6 公里,叫“灣”不見“灣”,卻有“無水之灣”的鮮活印記,和 12 家有趣小店。
東起大灣南路,西至河灘快速路,南抵三屯碑路,北達外環路-金銀路,總面積足有 7 平方公里。
雖大但不亂,區域四通八達。團結路、延安路、幸福路等都與之相連、相鄰,從而街道元素很豐富,彼此交融互通,形成了獨特的大灣氣質。
氣質獨特在哪?比如在愛包爾薩克,喝帶奶皮子的奶茶,既精致又接地氣。
推薦傍晚去,坐在露臺的氈房位置。眼前是落日,耳邊是鴿哨聲。即使是一碗奶茶,也能喝出認真生活的儀式感。
人格畫像:戰略征服者,以目標為導向整合資源,崇拜能力與效率;還是系統優化者,會不斷尋找更優解決方案。
街道特點:我愿稱之為城市記憶的操盤手、青春快樂的動態相冊。一條街,有從小學到大學不同階段的學校,還有城市坐標與市井小店共生。
團結路所在的這條路,自清朝年間就存在,彼時名為“皇城街”。
街道存在之久,稱得上是烏魯木齊街道里的老人兒了。
如今舊名不再,但在時代更迭,新老路名的交織中,一代又一代烏魯木齊人的青春歲月,都與團結路緊密相連。
在這條街上,也很容易找到青春回憶。比如這家艾斯蒙店,現炸雞柳、紅豆雙皮奶的兩件套,饞哭隔壁還沒放學的學生,也饞哭了長大了的你和我。
人格畫像:這類人被稱之為“智性挑釁者”,通過辯論探索真理,享受思維博弈;也是規則顛覆者,善于發現系統漏洞并提出替代方案。
街道特點:烏魯木齊“富”人區的所在,非傳統意義的財務富有,而是專注經營漂亮的生活,富在快樂、富在市井生活。
這一片兒,有富泉街、富康街、富麗灣三“富”串聯。富在何處?走進街道本身,答案自然浮現,不循規蹈矩,但處處驚喜。
三條街均不足一公里,慢悠悠地毫不費力就能走完,不過眼前的富麗怎么也看不盡。
美食店隨便吃一家都不踩雷,家居店也多,一家比一家漂亮。非要選一處推薦,還是我們的老朋友——努而慷。
走進去,便“富貴迷人眼”,用金碧輝煌形容也不為過。海鮮面、烤肉,再來一壺薄荷茶,慢慢品品這里給人的豐富感受。
城市道路交錯相通,從不孤獨存在——
當 INFP 的山西巷子與 ESTJ 的友好路通過地鐵 1 號線交換記憶,當 INFJ 北門片區的上班族到 INTP 的大灣街道吃個夜宵……這座城市的“人格生態圈”仿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新陳代謝。
16 種街道性格碰撞、交融,千百種城市記憶不斷更新、存檔。
找找和你氣質相符的那條街,有空走走,換個視角重新認識一遍,也給記憶煥個新。
作者:韓雨琪
圖片:愛烏及烏
編輯:許瑞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