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曾經一度紅火的娃哈哈純凈水突然被沖上熱搜,面對著娃哈哈純凈水由今麥郎代工引發的熱議,娃哈哈的問題到底出在哪了?我們到底該怎么看這件事?
一、娃哈哈純凈水由今麥郎代工有錯?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購買的娃哈哈純凈水,瓶身標注生產商為今麥郎,引發熱議。
5月15日,娃哈哈集團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公司和今麥郎確存在委托代工關系,代工期間公司自查發現個別批次純凈水產品未通過出廠抽樣檢測。自2025年4月起,公司已終止與相關代工方的合作。
娃哈哈在聲明中表示,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娃哈哈純凈水均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及該公司產品質量管理標準。該公司表示,未來將始終堅持自有生產模式。
從2024年開始,便有網友反映購買的娃哈哈純凈水實為今麥郎代工,生產商包括今麥郎隆堯、河源、咸寧、湯陰等多家分公司,其外包裝也與娃哈哈工廠生產的純凈水有些許不同。
對此,娃哈哈集團客服人員對縱覽新聞表示,娃哈哈在全國各省(除海南外)都有生產基地,基于不同產地消費者需求,同一款產品有多種包裝版本,包裝會有差異性。
包裝差異被視為“品牌形象稀釋”的信號,部分用戶認為這削弱了娃哈哈的獨特性。此外,有消費者擔憂兩家品牌同類產品價格不同可能影響性價比。娃哈哈與今麥郎藍標水價差約0.5元/瓶。
有分析曾表示,企業通過代工可快速擴張產能、降低區域運輸成本。公開資料顯示,哈娃娃在全國建立了80余個生產基地,最西邊是西藏拉薩生產基地,最北邊是吉林白山生產基地,最南邊則是溫州市文成生產基地。
二、娃哈哈的問題出在哪了?
近期娃哈哈純凈水由今麥郎代工一事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爭議,這件事我們到底該怎么看?
首先,娃哈哈之所以被吐槽,最核心的原因,是去年娃哈哈純凈水的走紅,讓很多人心目中形成了娃哈哈是多年辛苦的良心國貨的形象,特別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娃哈哈純凈水憑借其穩定的品質和廣泛的市場渠道,贏得了大量消費者的信賴。消費者將娃哈哈與品質可靠、國貨擔當等標簽緊密聯系在一起。然而,當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娃哈哈純凈水竟是由今麥郎代工生產時,這種長期建立起來的品牌認知受到了沖擊。消費者往往會將品牌與特定的生產標準和質量保證聯系起來,代工事件打破了消費者對娃哈哈原有的認知平衡,導致了信任危機的產生。
其次,其實客觀來說,純凈水企業本身的技術門檻是很低的,找工廠代工也非常常見,娃哈哈的操作本身就是行業慣例,只是這種代工與娃哈哈的人設形成了沖突。在整個飲料行業,代工模式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許多企業在面臨產能緊張、市場拓展、成本控制等問題時,都會選擇與代工廠合作。例如,可口可樂在中國有中糧可口可樂、太古可口可樂等裝瓶合作伙伴。對于純凈水生產而言,其核心技術主要是 RO 反滲透水處理技術,將水中的雜質及有害金屬嚴格去除,確保水質的純凈。這種技術在行業內已經相對成熟,各個企業的工藝差異并不顯著。因此,從技術角度來看,代工企業完全有能力按照品牌方的標準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第三,對于娃哈哈而言,代工其實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是真正需要市場教育。在現代商業環境中,消費者對于品牌的生產模式和供應鏈管理越來越關注。企業選擇代工模式本身并非不可接受,但關鍵在于如何向消費者傳達這一信息,讓消費者理解代工背后的商業邏輯和質量保障措施。
娃哈哈在與今麥郎合作代工期間,顯然沒有做好充分的市場溝通和教育工作。消費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現產品由其他企業代工,自然會產生困惑和不安。如果娃哈哈能夠在合作初期就通過官方渠道向消費者解釋代工的原因、代工企業的資質和生產標準,以及自身對代工產品的質量管控措施,那么消費者可能會更容易接受這一事實。
第四,這些年,娃哈哈在于品牌和市場宣傳上的投入過少,只有 C 端流量,缺乏 B 端流量,自然而然出現了問題。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品牌宣傳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娃哈哈曾經憑借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廣泛的市場渠道,在飲料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新品牌不斷涌現,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購買習慣也在不斷變化,娃哈哈在品牌宣傳方面的短板逐漸顯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