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儀征市劉集鎮是一座百億級工業鎮,如何在做強工業經濟的同時,做大現代農業、做特鄉村產業?一直是劉集人勤耕不輟的課題。近年來,劉集鎮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鎮目標,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繪就了一幅“方向明、路子實、特色靚、保障足、可持續”的產業振興新畫卷。
一、主要做法
黨建引領—劃定路線圖。堅持謀定而后動,有機整合鎮域資源,打造“稻麥良種生產+蔬菜食用菌智能種植+畜禽生態養殖+農文旅融合發展”四大片區,推動現代農業與現代鄉村產業一體發展,加快由小規模、低產量、零散型向多樣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數字化躍升。著眼鄉村所需、干部所缺,每年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駐村干部赴浙江、蘇南等先發地區“取經”問計,針對性學習產村融合、業態拓展等經驗做法;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先鋒作用,帶動村民一起想、一塊干,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產業發展優勢。
稻麥良種生產片區
多維突破—點燃源動力。抓實產業項目,始終以工業思維發展鄉村產業,常態化開展專題招商引資,2024年鎮村招商隊伍先后赴南京、上海、安徽等地開展鄉村振興招商拜訪活動11次,簽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個,實施列省重大項目2個。抓優產業融合,依托區位優勢和山水稟賦,積極搶抓揚州“一山一策”行動試點,縱深推進白羊山片區農文旅融合,陸續生成玥瓏湖康養、戶外猩球游樂、林下休閑采摘、茶田露營基地等多元板塊。抓精產業品牌,集結白羊赤松茸、峰越羊肚菌、嘉悅砂梨、興揚雞蛋等土特產,創新打造“劉駐鄉情”1+N農產品品牌矩陣,同步登陸電商平臺,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助力優質農產品搭上“快車”。
玥瓏湖景區
資源下沉—跑出加速度。堅持取之于農,主要用之于農。深化與揚州揚子江集團、揚州交投集團、儀征揚子文旅等國企共建,合力促成共富標房、供應基地、貿易平臺等村級產業項目落地見效。主動與云南大學、亳州中藥材協會、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平臺開展戰略合作,全面強化科技和載體支撐。探索產業振興多元投入,組建興劉投資“強村公司”,鼓勵中小微企業用好“富民貸”,著力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進村入戶”。結合鄉村建設行動、和美鄉村創建,不斷完善農村基建,促進城鄉產業互聯互通。
二、工作成效
“保”的基礎更加穩固。全鎮高標準農田建成率7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特色農業機械化率分別達98%、86%以上;2024年獲批省級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試點項目、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山水工程項目,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
無人機作業
“進”的步伐更加堅實。片區發展彰顯成色,稻麥良種生產區做強農業芯片、蔬菜食用菌智能種植區做特菌菇小鎮、畜禽生態養殖區做優智慧管理、農文旅融合發展區做新業態場景,“劉駐鄉情”品牌不斷叫響,創成揚州市鄉村振興綜合示范鎮。
蔬菜食用菌智能大棚
“富”的動能更加充沛。“揚子利民”共富產業園蹚出一條產業興村、抱團聯動的新路子,白羊村林下經濟、中心村草莓園、高彭村建軍村豆腐皮工坊等鄉村產業增收效應明顯,全鎮村集體經濟實現“村村過百萬”、村均收入逐年穩步提升。
白羊村林下菌菇園
三、經驗啟示
要以更強定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劉集鎮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關鍵在黨、關鍵靠人,組織振興是根本保障。要壓實五級書記抓振興責任,堅持黨建鏈、產業鏈“雙鏈并行”,把黨建工作鏈條嵌入鄉村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讓產業之路延伸到千家萬戶。
要以更深層次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劉集鎮從農村本位出發,以產業融合為抓手,推動鄉村產業經濟多元化發展。要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根本途徑,加強資本、技術、資源跨界交融,打破生產、加工、銷售之間壁壘,切實做強大基地、大加工、大服務。
興揚雞蛋生產加工
要以更大力度深化農村改革創新。劉集鎮推進產業振興離不開深化農村改革,隨著“人、地、錢”等瓶頸逐步破解,資源要素才能“活”起來、鄉村產業才能“興”起來。要加快改革步伐,壯大高素質“新農人”隊伍,努力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健全多渠道投融資長效機制,有力有效激活產業振興內生動力。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儀征劉集鎮 供稿)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儀征市劉集鎮是一座百億級工業鎮,如何在做強工業經濟的同時,做大現代農業、做特鄉村產業?一直是劉集人勤耕不輟的課題。近年來,劉集鎮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錨定建設農業強鎮目標,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繪就了一幅“方向明、路子實、特色靚、保障足、可持續”的產業振興新畫卷。
一、主要做法
黨建引領—劃定路線圖。堅持謀定而后動,有機整合鎮域資源,打造“稻麥良種生產+蔬菜食用菌智能種植+畜禽生態養殖+農文旅融合發展”四大片區,推動現代農業與現代鄉村產業一體發展,加快由小規模、低產量、零散型向多樣化、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數字化躍升。著眼鄉村所需、干部所缺,每年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駐村干部赴浙江、蘇南等先發地區“取經”問計,針對性學習產村融合、業態拓展等經驗做法;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先鋒作用,帶動村民一起想、一塊干,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產業發展優勢。
稻麥良種生產片區
多維突破—點燃源動力。抓實產業項目,始終以工業思維發展鄉村產業,常態化開展專題招商引資,2024年鎮村招商隊伍先后赴南京、上海、安徽等地開展鄉村振興招商拜訪活動11次,簽約農業農村重大項目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個,實施列省重大項目2個。抓優產業融合,依托區位優勢和山水稟賦,積極搶抓揚州“一山一策”行動試點,縱深推進白羊山片區農文旅融合,陸續生成玥瓏湖康養、戶外猩球游樂、林下休閑采摘、茶田露營基地等多元板塊。抓精產業品牌,集結白羊赤松茸、峰越羊肚菌、嘉悅砂梨、興揚雞蛋等土特產,創新打造“劉駐鄉情”1+N農產品品牌矩陣,同步登陸電商平臺,打通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助力優質農產品搭上“快車”。
玥瓏湖景區
資源下沉—跑出加速度。堅持取之于農,主要用之于農。深化與揚州揚子江集團、揚州交投集團、儀征揚子文旅等國企共建,合力促成共富標房、供應基地、貿易平臺等村級產業項目落地見效。主動與云南大學、亳州中藥材協會、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平臺開展戰略合作,全面強化科技和載體支撐。探索產業振興多元投入,組建興劉投資“強村公司”,鼓勵中小微企業用好“富民貸”,著力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進村入戶”。結合鄉村建設行動、和美鄉村創建,不斷完善農村基建,促進城鄉產業互聯互通。
二、工作成效
“保”的基礎更加穩固。全鎮高標準農田建成率7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特色農業機械化率分別達98%、86%以上;2024年獲批省級耕地有機質提升行動試點項目、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山水工程項目,糧食產量實現“五連增”。
無人機作業
“進”的步伐更加堅實。片區發展彰顯成色,稻麥良種生產區做強農業芯片、蔬菜食用菌智能種植區做特菌菇小鎮、畜禽生態養殖區做優智慧管理、農文旅融合發展區做新業態場景,“劉駐鄉情”品牌不斷叫響,創成揚州市鄉村振興綜合示范鎮。
蔬菜食用菌智能大棚
“富”的動能更加充沛。“揚子利民”共富產業園蹚出一條產業興村、抱團聯動的新路子,白羊村林下經濟、中心村草莓園、高彭村建軍村豆腐皮工坊等鄉村產業增收效應明顯,全鎮村集體經濟實現“村村過百萬”、村均收入逐年穩步提升。
白羊村林下菌菇園
三、經驗啟示
要以更強定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劉集鎮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關鍵在黨、關鍵靠人,組織振興是根本保障。要壓實五級書記抓振興責任,堅持黨建鏈、產業鏈“雙鏈并行”,把黨建工作鏈條嵌入鄉村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讓產業之路延伸到千家萬戶。
要以更深層次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劉集鎮從農村本位出發,以產業融合為抓手,推動鄉村產業經濟多元化發展。要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根本途徑,加強資本、技術、資源跨界交融,打破生產、加工、銷售之間壁壘,切實做強大基地、大加工、大服務。
興揚雞蛋生產加工
要以更大力度深化農村改革創新。劉集鎮推進產業振興離不開深化農村改革,隨著“人、地、錢”等瓶頸逐步破解,資源要素才能“活”起來、鄉村產業才能“興”起來。要加快改革步伐,壯大高素質“新農人”隊伍,努力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健全多渠道投融資長效機制,有力有效激活產業振興內生動力。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儀征劉集鎮 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