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羽嘯
2025年5月19日,多哈世乒賽混雙1/16決賽現場,中國組合王楚欽/孫穎莎以3-0橫掃巴西選手雨果·卡爾德拉諾/布魯娜·高橋,順利晉級。然而,這場勝利的背后卻因王楚欽的球拍突發受損事件蒙上陰影。這已是一年內王楚欽第二次在大賽中遭遇球拍問題,引發對國際乒聯賽事管理的廣泛質疑。
一位前乒乓球世界冠軍對封面新聞記者坦言,曾經的2011年世錦賽,王皓的球拍就因為裁判的好奇被撕開過,這次王楚欽球拍膠片撕裂“不排除他的關注度很高,裁判的好奇心更重”。
賽前膠皮開裂,被迫換拍
19日混雙比賽開始前,王楚欽發現自己的主戰球拍膠皮頂部出現明顯折痕和開口,疑似被人為揭開。他立即向裁判投訴,教練肖戰也上前交涉,指出“有人把球拍膠皮從頂部掰開”。然而,主裁判堅稱賽前檢測時球拍符合標準,拒絕認定人為破壞的可能。最終,王楚欽只能更換備用球拍參賽。
王楚欽發現球拍頂部出現明顯折痕和開口 圖源:央視新聞
盡管臨陣換拍,王楚欽/孫穎莎仍以3-0輕松取勝。但賽后,王楚欽難掩憤怒:“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每次都是我遇到這種事情。一進場就感覺海綿不對勁,上場后發現開了一半。檢測前明明好好的,連檢測板都檢測不好,對組辦方很失望。”
這并非王楚欽首次因球拍問題影響比賽。2024年巴黎奧運會混雙奪冠后,他的主拍在慶祝環節被踩壞,導致后續男單比賽被迫使用備用拍,最終爆冷止步32強。當時他雖未公開歸咎于球拍損壞,但坦言“心情受到影響”。
連續兩次大賽遭遇類似問題,王楚欽的質疑直指賽事管理漏洞:“換作其他運動員,心理可能早已崩潰。”
相似遭遇曾在王皓身上發生
王楚欽的遭遇,曾經還發生在另一位國乒名將王皓身上。
2011年5月15日,鹿特丹世乒賽男單決賽,王皓對陣張繼科。決賽開始前,王皓的球拍已經順利通過國際乒聯的賽前檢測。然而就在即將上場時,檢測人員突然撕開了他的球拍膠皮。“當時完全懵了”,王皓賽后回憶道,“檢測明明通過了,為什么要撕開?”由于比賽即將開始,王皓只能緊急用膠水重新粘合膠皮,并跑到洗手間用烘干機加速干燥。倉促應戰的王皓明顯受到影響,最終以2-4不敵張繼科,錯失冠軍。
賽后技術統計顯示,王皓的主動失誤比平時多出近30%。“前兩局完全找不到感覺”王皓坦言,“雖然不能說這是輸球的唯一原因,但確實影響了發揮。”時任中國男乒主教練劉國梁表示:“這種事情在決賽前發生確實不應該,但王皓也要反思自己在細節管理上的不足。”
這一事件成為王皓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此后他在接受采訪時多次提及:“那場比賽教會我,職業運動員必須做好應對一切突發狀況的準備。”而國際乒聯也在之后改進了檢測流程,明確規定賽前不得擅自破壞已通過檢測的器材。如今隨著檢測制度的完善,類似情況已很少發生,但當年的相似一幕如今再次在王楚欽身上出現。
職業球手猜測: 也許是因為裁判的好奇心
對職業乒乓球選手而言,球拍不僅是工具,更是“肢體的延伸”。主拍與備用拍在重量、彈性、膠皮摩擦力等細節上的差異,會直接影響擊球手感。正如王楚欽在巴黎奧運后所言:“備用拍需要時間適應,大賽臨時換拍無異于戰場換槍。”
前國乒名將張繼科也曾表示,球拍的木纖維和碳纖維分布差異會微妙影響表現。因此,賽事方對球拍的保護至關重要。
關于王楚欽膠皮開裂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教練肖戰和部分球迷質疑有人故意損壞,但現場記者拍攝的照片顯示,裁判放置球拍時膠皮已開裂,基本排除了對手干預的可能。前國手郭焱分析,可能是檢測時“牛皮紙袋搓開了膠皮”,尤其在拍頭發力位置,導致王楚欽無法正常使用。還有球迷質疑會不會是存放環境問題,因為職業球拍對溫濕度敏感,若檢測后存放不當,可能導致膠皮開膠。
但為什么這次球拍受損的又是王楚欽?“不排除他的外界關注度很高,裁判對他的好奇心更重。”一位前國手、乒乓球世界冠軍對封面新聞記者坦言,“每一場比賽運動員把拍子交給裁判之后會拿到球拍檢測室去檢測厚度、平整度,檢測完了再還給裁判放在袋子里帶去場地。”當年王皓的拍子被裁判撕開,就是因為好奇他的拍子,這次也有可能是裁判對王楚欽好奇,因此想看看膠皮底下到底有什么黑科技。
但她也觀察到,這次的多哈世乒賽采用裝球拍的袋子是紅色,與以往的牛皮紙口袋不一樣,“以前的牛皮袋子是不可能戳開膠皮的”,因此是否是這次紙袋不同導致球拍受損,也存在可能。
中國乒協抗議,國際乒聯回應
中國乒協主席王勵勤表達了對該事件的關切 圖源:央視新聞
王楚欽球拍受損事件發生后,中國乒協迅速行動。當晚,中國乒協主席王勵勤、秘書長何瀟與國際乒聯競賽、裁判及檢測團隊召開特別會議,提出三點改進要求,一是全程監督檢測,允許各隊派一名工作人員跟隨球拍檢測流程,防止無關人員接觸。二是更換檢測容器,改用A4尺寸大信封存放球拍,減少運輸損傷。三是檢測全程錄像。
國際乒聯針對此事表示,檢測流程符合規范,將深入調查。但也承認當前技術條件有限,承諾“未來需更謹慎對待運動員裝備”,并“完善賽事管理,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
事實上,國際乒聯在2025年初已更新球拍檢測流程,新增賽后抽查環節,要求裁判在球員面前移除膠皮檢查底板。但此次膠皮開裂事件發生在比賽前,多少也讓人匪夷所思。這表明,賽前檢測和存放環節仍存在漏洞。
王楚欽的遭遇已非偶然。從巴黎奧運的“球拍被踩斷”到多哈的“檢測后膠皮開裂”,國際乒聯的賽事管理屢遭質疑。正如球迷所言:“當運動員的‘武器’屢屢因辦賽疏漏受損,損害的不僅是公平,更是乒乓球運動的聲譽。”
國際乒聯承諾調查和改進,但能否真正堵住漏洞,仍需時間檢驗。對于王楚欽而言,他只能無奈自嘲:“以后可能要準備五塊球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