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
在一米高的臺子上,3名孩子手持花籃,一邊表演,一邊360度旋轉,臺下演員用旗語演唱,配以東北地方小調進行伴奏……在福州長樂琴江滿族村的村禮堂,一場“臺閣”表演正在進行中。
長樂琴江滿族村。長樂區委宣傳部供圖
5月19日,2025福建省“藝術點亮鄉村”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長樂琴江滿族村,探尋這座古村落的鄉村振興之路。
“2007年,長樂琴江‘臺閣’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敝v解員林靜說道,這項起源于清代滿族節慶的民間藝術,在水師旗營設立之時流傳進入琴江,成為琴江滿族村文化藝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
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樂琴江“臺閣”傳承人張建海介紹,因北方游牧民族節日歡慶沒有固定舞臺,才發明這種縮小的舞臺,借助隱形的“鐵機”造型,在人抬著的或轱轆板車撐載的會轉動的小舞臺上,小演員走動演出,故又稱“抬閣”。
“臺閣”表演。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近年來,張建海等藝人在堅守“臺閣”傳統特色的基礎上融入科技元素,通過精心改良道具,創作出一批兼具古典韻味與現代審美的文化精品,連續多年參加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展演并贏得了眾多獎項。
當舊時的戲曲融入當代人的喜好,“臺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正月,“臺閣”在福州上下杭、晉安湖公園等地展演,吸引大量觀眾駐足觀賞。張建海告訴記者,“臺閣”已然成為長樂滿族文化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琴江滿族村原書記張偉民表示,“臺閣”文藝不僅是娛樂形式,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琴江數百年歷史文化的寶庫。從舊時的節慶斗藝,到今天的游客特色打卡點,“臺閣”串起了過去和現在,把琴江鄉村文化的鮮活勁兒,全都展示出來了。
這些年來,琴江滿族村正著力讓當地文化“潮起來”。比如,結合“臺閣”特色文化設計產品包裝,培育品牌,并且通過節假日進行展銷推廣,促進琴江旅游消費增長。
琴江滿族村一角。人民網記者 陳藍燕攝
此外,越來越多文創工作者選擇來此安家創業。德藝甘傳文化藝術交流工作室主理人甘梅月作為第二位入駐琴江的文創工作者,這些年來一直嘗試借助德化白瓷知名度,提取滿族的文化元素,將滿族文化進一步推向全世界。
為深挖文化底蘊,琴江滿族村展開了整體性布局。張偉民介紹,村里不僅開設廉政展示館、歷史文化展館等場館,還鼓勵村民自營并引進小型文創項目,如琴江小吃、琴江小酒館、太平里滿族紀念品、陶藝工作室等20余家文創場所。如今,這里已形成以休閑度假、水師文化體驗為特色的文創旅游氛圍,古村煥發“新生機”。
隨著游客人數的增加,村里的人氣更旺,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拔覀兘Y合琴江滿族村實際情況,把琴江滿族村打造成長樂特色亮點品牌,加快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遍L樂航城街道琴江滿族村書記張興泉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