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核酸大王”張核子又上了熱搜!他旗下的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因核酸檢測費用問題,把福建莆田、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多地的衛健局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服務合同糾紛”。
這事從2024年底鬧到2025年5月,涉及莆田市荔城區、城廂區、秀嶼區、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以及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衛健局。
先說說張核子是誰。這位仁兄可是疫情期間的“風云人物”。他創立的深圳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核子基因”),2012年成立于深圳,最初做基因檢測,2020年疫情爆發后迅速轉型,成了核酸檢測的“主力軍”。
據公開信息,核子基因在全國布局了39家醫學檢驗公司,累計完成超7億人次的核酸檢測,業務覆蓋北京、深圳、蘭州、莆田等45個城市,堪稱“核酸檢測帝國”。
但風光背后,爭議也不少。2022年,核子基因的子公司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因“假陰性”結果被罰,引發全國關注。但張核子曾親自回應稱,核酸沒有造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網友還扒出張核子的女兒張姍姍,擔任38家核酸檢測公司的監事,質疑公司“哪里開實驗室,哪里就爆發疫情”。
盡管張核子否認這些指控,但輿論風波讓核子基因的聲譽蒙上陰影。
這次,張核子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衛健局。從2024年底到2025年5月,核子華曦以“服務合同糾紛”為由,接連起訴莆田市多個區縣的衛健局和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衛健局,追討核酸檢測款。
簡單來說,就是“干了活沒拿到錢”,得通過法律要賬!
當時,核子基因的檢測業務需要跟各地衛健局簽合同,檢測費用通常由政府財政支付。可疫情后期,政策調整、檢測量下降,部分地方財政吃緊,拖欠檢測費的情況時有發生。核子華曦這次起訴,估計就是因為合同約定的款項沒到賬,或者在費用結算上跟衛健局“掰扯不清”。
好消息是,這場“討賬”風波已經畫上句號。
據最新消息,核子華曦與涉事衛健局的糾紛已通過和解解決。 具體和解條款沒公開,比如欠款是全額支付還是打了折、是否涉及其他補償,咱也不知道。但從法律角度看,和解通常意味著雙方都做出了妥協,避免了耗時耗力的庭審。
核子基因2020年轉型核酸檢測后,迅速在全國開了39家實驗室,覆蓋45個城市。
核酸檢測成本低、收費高,核子基因號稱完成7億人次檢測,收入可想而知。 這也是張核子被貼上“核酸大王”標簽的原因。
結語:和解不是終點,透明才是關鍵
張核子起訴衛健局的“核酸檢測費”風波,以和解告一段落,但留下的思考還遠遠沒完。核子基因的擴張、檢測行業的暴利……。
和解只是平息了這一輪爭議,未來類似事件還會不會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