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盧家民 于艷學 新鄉縣融媒 常藝
今年百泉藥交會期間,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走進新鄉南太行,在青山綠水間觸摸千年中醫藥文化的脈絡,感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獨特魅力。
新鄉縣融媒常藝:“我現在就在新鄉南太行八里溝景區,這里有1000多種中藥材,像我們平常熟知的連翹、黨參、山楂等等,都可以在這里見到,走,我們跟著留學生們去認識一下。”
來自巴基斯坦的烏斯曼,是新鄉醫學院的國際留學生。5月19日,烏斯曼跟隨中醫藥研學團來到新鄉南太行八里溝,和20位留學生同學,一同攀登太行、辯識中藥。
“剛剛老師給我講了紅黨參,另一個是葛根,我覺得特別神奇。我們親自來山里感受中藥,感覺非常好,還可以摸一摸,專業的老師給我們講了相關的知識。剛才在山上他給我嘗了嘗,有一個中藥太苦了,這個區別比較大一點。”新鄉醫學院留學生可兒由衷地感嘆。
新鄉南太行自然植被茂盛,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其中也蘊藏著眾多的藥用植物資源。在記者和中醫藥專家同行的五步之內,就認識了十幾種藥材。
這片被太行山脈環抱的土地,堪稱天然的“中藥百寶箱”,1000多種藥用植物自然生長,從低山河谷的山楂、枸杞到高崖峭壁的黃芪、石斛,這些生長于獨特氣候與土壤中的草木,既是《本草綱目》里的經典藥味,更是當代中醫藥產業的“綠色根基”,讓南太行在歲月長河中始終煥發著“千年藥庫”的獨特魅力。
“這開的漫山遍野都是藥,為啥說這是中藥的寶庫,單是太行山上的連翹,就占全國的60%,酸棗仁能占全國的10%,柏子仁也是10%,這里就是南太行的中藥寶庫。”輝縣市中醫院藥劑科中藥師王海軍介紹。
從山間采藥到藥材炮制,從理論講解到實踐操作,這場中醫藥研學之旅,用創新的方式讓古老的中醫藥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當東方與西方相遇,當知識與實踐碰撞,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傳承的更多可能。
編輯:張曉雨(實習)
二審:段玉龍
三審:盧家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