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5月20日電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是地區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的基礎。為此,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成為青浦區政協和區政法部門的一致共識與不懈追求。
為助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公安+相關部門+企業”聯動交流,5月20日是新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的第一天,上海市青浦區政協組織委員走進了公安青浦分局,舉辦“委員面對面”系列專題協商的第三場活動,持續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開展專題協商。
青浦區政協主席曹衛東充分肯定本次專題協商的成效,并結合政協調研情況,建議公安分局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優化服務供給,著力打造安商助企的“青浦樣本”,要提升協同發力,完善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法治環境,要加強宣傳指導,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建的良好氛圍。
青浦區政府副區長、公安青浦分局局長姚少杰通報公安分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情況,并正式發布《公安青浦分局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白皮書》。警官代表、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執法監督室主任陳軍介紹了涉企典型案例和企業風險點提示,提醒企業家們要關注職務侵占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等企業易發且危害嚴重的職務類經濟犯罪,幫助企業更好地防范風險、保護利益。
活動中,委員和企業家們紛紛對青浦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以及公安機關護航企業健康發展的成效表示肯定,并結合實際分享經驗、建言獻策。
青浦區政協常委、上海新徐涇城實業有限公司聯席總經理高紅宇談到,應一視同仁、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并加強對涉外經濟犯罪的研判和打擊,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涉外服務,更好吸引外資和海外人才;區政協委員、北京觀韜(上海)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喬雨建議公安機關持續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在“完善經濟犯罪立案流程,厘清行刑銜接邊界”“構建網絡空間協同治理機制,遏制不當競爭亂象”“深化‘公安-法院’執行協作,破解‘執行難’困局”等方面有更多創新舉措。區政協委員、上海華新合金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清作為華新鎮商會會長,對于公安部門幫助華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很多體會,希望公安分局擴大“護企工作站”覆蓋面,聯合其他部門制定《企業合規指引》,建立“外貿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幫助企業應對新挑戰;區政協委員、上海顏鈦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濤提出建立打防電信網絡詐騙行動“白名單”、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精準司法保護和提速企業外籍人員引進審批手續等建議;區政協委員、中國建設銀行上海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支行黨委書記、行長崔蓉聚焦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防范貸款詐騙犯罪等話題,建議關注網絡新型詐騙模式,加強貸款詐騙類案件的信息共享、源頭防范。區工商聯執委、上海華友金裕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廣源提出,要遏制涉企惡意維權違法行為,分層分類完善法治宣教體系,深化柔性執法實踐,構建包容審慎監管新生態,助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公安青浦分局、區人民法院、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經委、區商務委等部門當場回應。
今年,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中共青浦區委、區政府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以政務、法治、市場、創新、人文五大環境建設為抓手,著力提升企業感受度,馳而不息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其中,區委政法委牽頭在2023年出臺的《關于加強企業法治服務保障“政法二十二條”》基礎上,創新推出2.0版本、構建“法企直通車”工作機制,努力打造“長三角法治營商環境示范區”。
近年來,區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政協獨特作用,持續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開展協商議政,2023、2024年分別組織走進法院、檢察院,今年組織走進公安機關,旨在以“委員面對面”系列專題協商為載體,為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大局提供更大助力。后續,區政協還將積極發揮人才庫、智囊團優勢,持續關注、創新服務區域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為青浦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