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每一臺設備,剖析每一條線路……在神火集團新莊煤礦千米井下,總長達120公里的巷道分布著64個監測監控分站、816臺監測報警設備、1000余個線路接線盒、25萬余米長的環網光纖及監測設備傳輸線路,該礦礦機技術員姬劉超就是這些設備的“大管家”。這些設備像一個個神經元,把井下各點的甲烷濃度、風速、溫度、人員位置等信息最終匯聚到復合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上。
“學好技術,過幾年成為一名技術員。”這是姬劉超給自己定的第一個目標。“神火集團每年都舉辦各層級的技能大賽,而且獎勵力度非常大。”姬劉超看到這個技能賽道后,便開始了技能提升之路。2015年至2019年,姬劉超先后5次參加新莊煤礦、神火集團的安全儀器監測工技能大賽,3次獲得礦技能狀元,2次獲得集團技能狀元,成了名副其實的“狀元收割機”。
賽場上閃閃發光的姬劉超知道,“只有把賽場標準當作現場標準,才能提升監測監控設備的精確性和穩定性,才能為礦井的安全生產提供堅實的保障”。之后,姬劉超開始將賽場上練就的過硬本領,充分運用到解決工作的實際問題中去。在技能競賽中,操作既“準”又“快”,是姬劉超獲勝的要訣。在日常工作中,他把“準”和“快”應用到了現場管理中,并賦予了它們新的內涵——故障識別要“準”,問題解決要“快”。
為了讓更多職工在工作中都能做到“準”和“快”,他將62類設備故障歸類成樹狀圖,每個分支標注著“現場表現—排查路徑—解決方案”。這份“診斷圖譜”直擊設備故障的核心癥結,大幅減少了設備維修時間。
姬劉超還總結出了“望聞問切”診斷法,通過“望”設備指示燈狀態、“聞”繼電器動作聲響、“問”操作人員異常狀況、“切”測量關鍵點參數,讓大家在面對閃爍的指示燈、異常的繼電器聲響時,能像老中醫號脈般精準定位病灶,快速解決問題。
在今年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全國勞動模范姬劉超倍感振奮與榮耀,他說:“賽場是聚光燈下的舞臺,但真正的較量在日復一日的現場實踐打磨中。生逢這個偉大時代,我感到無比自豪,我將更加堅定信念、明確目標,在新征程上用技能書寫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
(河南工人日報記者 王錚 文/圖)
來源:中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