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魅力蘆山
蘆山信科編輯制作蘆山新鮮事生活事有趣事關注蘆山信科
5月19日,我縣舉辦“走鄉村看振興媒體采風”活動。來自蘆山縣攝影家協會、自媒體人員等20余名相關行業工作者參加活動,用筆觸和鏡頭記錄蘆山“產業興、鄉村美、群眾富”的生動圖景。
第一站 四川森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采風團首站來到四川森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踏入公司,新質生產力氣息便撲面而來。在這里,傳統農產品搖身一變,成為了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寵兒”。公司憑借對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深挖蘆山當地豐富“竹”資源的潛力,運用前沿技術與精湛工藝,為“竹”產品賦予高附加值,開發出了萃取液、飲料、固體飲料、預拌粉、抹竹醬及功能性食品等眾多新穎、健康的綠色食品,抹竹冰淇淋、抹竹糕點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公司負責人介紹到,通過科技創新,不僅提高了“竹”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增收致富。從農產品的源頭把控到生產加工的精細管理,四川森隆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為蘆山縣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力。
第二站 周村村馬藍種植基地
思延鎮周村村馬藍種植基地內大片的馬藍、玉米套種田像是大自然打翻的綠色顏料盒,翠綠的幼苗在微風中翩翩起舞,泛起層層綠浪。農戶們熟練地忙碌著除草、栽苗、施肥,臉上洋溢著對豐收的憧憬,采風團成員紛紛拿起鏡頭,定格畫面。
馬藍,這種看似普通的植物,在周村村卻成為了村民們的“致富仙草”。周村村充分發揮“靠山吃山”的智慧,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廣袤土地,大力發展馬藍種植產業。2018年4月,蘆山縣江志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企業+專合社+農戶”的黃金產業發展模式,繪就了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產業興旺圖。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員總數已達120戶,社員分布于思延、雙石、飛仙關等3個鄉鎮,帶動就業1.2萬余人次,年人均獲得收入0.8萬元以上,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蘆山縣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楊本江
看到農民們正在辛勤的勞作,我們用鏡頭記錄下他們工作的瞬間,展現出我們蘆山中藥材種植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畫面。
第三站 魚躍龍門智慧水產養殖示范區
步入魚躍龍門智慧水產養殖示范區,只見一方方魚塘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粼粼波光,魚兒歡快地穿梭游動,時不時躍出水面,濺起一串串晶瑩的水花。
該養殖示范區以先進養殖技術為依托,成為了帶動蘆山縣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優質種苗繁育基地、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基地、水產信息與科技服務基地,建成了山區特色的生態漁業,形成“吃在農家、住在農家、娛在農家”的旅游模式,用融合發展為鄉村經濟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成為蘆山縣鄉村振興產業多元化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第四站 龍興之野
位于龍門鎮的龍興之野一號營地咖啡宛如一顆遺落在鄉村的文藝明珠,散發著咖啡的香味。獨棟小洋樓與金燦燦的油菜籽、遠處的山巒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圖。
咖啡店主理人直言,在田間打造這樣一個獨特的“村咖”,吸引了更多人走進鄉村,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為鄉村帶來更多的人氣與活力。店鋪的火熱營業是農田功能的轉變,實現了農業景觀化,將傳統農業生產與現代鄉村旅游相結合,凸顯了農業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本底。
蘆山縣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李年龍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用鏡頭見證了蘆山這片土地的變化。從以前的農田 到現在的集觀光旅游農業生產為一體的旅游地點,龍興之野作為農業多元化轉變的本土旅游經濟的體現,也是蘆山鄉村變化的載體和體現。
此次蘆山縣走鄉村看振興媒體采風活動,是一次充滿驚喜與感動的發現之旅。我縣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以科技創新為筆,繪就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宏偉藍圖;以特色產業為墨,勾勒鄉村產業興旺的斑斕畫卷;以文旅融合為音符,奏響鄉村繁榮發展的美妙樂章。未來,蘆山縣將繼續砥礪前行,書寫更加絢麗多彩的鄉村振興新篇章,讓這片土地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請關注@雅安李小編視頻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