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綜藝《是女兒是媽媽》第二季正在熱播。
原本以為,黃圣依和鄧傳理一定是這一季最吸引人的母女。
但看了節目才知道,相比她們,李嘉格薄永霞這對母女迅速奪走熱度。
那陣勢,頗有在《再見愛人4》中楊子費盡心思制造話題,卻被天賦型選手麥琳搶去所有風頭的感覺。
不僅如此,薄永霞確實也被部分網友評為“麥琳2代”。
她和女兒李嘉格的之間的窒息感,完全不輸麥琳與李行亮之間的窒息感。
當這種窒息式的母女關系沖上熱搜,我們確實該好好討論一下:
當兒女面對一個沒有邊界,且擅長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母親時,該怎么辦?
“每次回來,她就跟我睡一被窩”
在先導片中,薄永霞一開始對李嘉格贊不絕口。
她說李嘉格從小就很懂事,懂得心疼她,跟她特別親。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從小會在母親面前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而且唱著唱著就會哭出來。
2、很小的時候就不用媽媽抱,因為怕媽媽累。
3、母女倆一起就一直親親,上大學了還和母親睡一個被窩。
4、只要母親給她打電話,發信息,她都會迅速回復。
5、只要是母親提的要求,無論是什么,她都會答應。
如果單從這些方面來看,母女倆確實非常親密。
很多女兒在小時候都特別粘媽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漸漸與媽媽疏遠,開啟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這其實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本身就是指向分離的,孩子和父母之間,不可能一直這么親密。
所以李嘉格和薄永霞之間,其實并沒有外人看上去那么親密無間。
看似親密無間的關系,實則早已千瘡百孔
在節目剛開始時,李嘉格提了一個問題,她說如果自己哭太多次怎么辦?
顯然,她內心其實很害怕和糾結。
而讓她有這種感受的,是因為她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她說,自己在和母親相處過程中,好像是在扮演媽媽的"老公"這個角色。
她甚至很直接地說,在保護媽媽這件事情上,她覺得自己做得比爸爸好。
但其實,這種是家庭關系錯位的表現。
李嘉格作為女兒,沒有得到媽媽的疼愛和保護,反而像丈夫一樣疼愛和照顧媽媽,這樣的關系是很讓人窒息的。
節目中有一件小事,李嘉格加班到晚上9點才到家,可她剛到家,薄永霞就拉著她一起包餃子。
李嘉格累了一天,根本不想包餃子,但她不能有怨氣,只能默默忍著。
從這里可以看出,薄永霞就像個孩子,她不會去考慮李嘉格上了一天班有多辛苦,她只會想著自己想跟女兒一起包餃子。
所以即使她在家一直無所事事,寧愿不吃晚飯,也要一直等到李嘉格到家后,一起包餃子在吃。
從李嘉格疲憊的神情里可以看出來,這對表面上看似親密無間的母女,實則早已千瘡百孔。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薄永霞這位母親一直拒絕與女兒進行分離。
李嘉格這次來參加節目,其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與母親完成切割。
雖然過程會很痛苦,但至少她已經有勇氣邁出第一步了。
當父母沒邊界,兒女需要學會自行切割
實際上,像薄永霞這樣的媽媽在現實生活中挺常見的。
那么,面對這種嚴重缺乏邊界感,并且極其擅長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母親,作為子女該怎么完成與他們的切割呢?
武志紅老師在《自我的誕生》中給出了幾個不錯的方法,這里分享給大家:
1、不含敵意地堅決
這是指當父母讓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時,你要非常堅定地拒絕。
比如你不想跟他睡一個被窩,那么你就可以說:“媽媽,我知道你很愛我,很想跟我親近,但我已經長大了,我想有自己的空間,所以我想自己睡。”
不管對方給出什么樣的反應,做出什么過分的舉措,你都要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對方這一點,直到對方清楚地知道你不會有任何妥協為止。
2、從小事開始拒絕
比如從拒絕對方給你夾菜為止,如果你不喜歡對方給你夾菜,但對方堅決那么做,那么你就可以把她給你夾的菜放回盤里,然后自己重新再夾。
如果對方不高興,你也不需要跟她爭辯,只是告訴她你想自己夾菜而已。
這樣次數多了,對方也就不會再自討沒趣了。
3、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
像李嘉格和母親這種關系,心理學上稱為“共生絞殺”。
它是指母親過度依賴孩子,導致絞殺了孩子的獨立人格,導致孩子無法形成自己的心理邊界。
要想改變這一點,就需要兒女自己理清哪些是父母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比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自己的事,但一哭二鬧三上吊是父母的事。
兒女可以明確告訴父母,如果他們真的要那樣鬧,那你會尊重他,如果他真的鬧出個三長兩短,你也會努力做好你作為兒女該做的事。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命運,不去為他人的命運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