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白鑫出賣了彭湃,不是出于威脅,也不是被抓,而是主動。
他簽下那份名單時,沒有猶豫。
三天后,四人被槍決,他得到了賞金,也得到了致命命令。
——《壹》——
黃埔,不是信仰的起點
白鑫,湖南常德人,家里是開綢緞莊的,日子好,吃穿不愁,家中排行老大,自小被養得張揚,沒人逼他苦讀,也沒人教他受苦。
1926年,他考進黃埔軍校,第四期,最亂的一期。
蔣介石剛回校,清黨氣氛越來越重,學生之間開始分裂,軍校內部暗潮翻涌,白鑫被分進葉挺的獨立團,職位不高,是政治教導隊的小隊指導員。
沒人記得他的戰績,也沒人說他學得快。
他不愛練槍,不熟地圖,喜歡窩在圖書館看報紙,他看別人如何上位,那一年,北伐開始,白鑫隨隊南下。
他沒有在前線,待在后勤,寫報告,做協調。
同批的學員不少死在江西、湖南、武漢,白鑫活著回來了,有人說他“懂變通”,有人說他“沒骨頭”。
1927年夏,局勢急變,蔣介石清共,屠殺上萬共產黨人。
白鑫沒有馬上走,他觀望,當時葉挺部隊退到江西,發動南昌起義,白鑫也在,他沒有上前線,也沒進指揮部,他做的是聯絡和布防。
起義失敗后,葉挺部逃到汕頭,再南下,白鑫離隊,去了廣州。
這是他第一次“脫隊”,也是第一次獨自決定方向,同年冬,組織派他去海陸豐,協助彭湃搞農會,他去了,但沒待多久。
他覺得鄉下太苦,農民太野,條件太差。
他寫報告說“群眾基礎薄弱,缺乏武裝”,申請調離,幾個月后,他如愿調回上海,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開始接觸核心情報,接觸錢,接觸秘密。
——《貳》——
上海,叛變的溫床
1929年,白鑫在上海,外面是租界,里面是白色恐怖,共產黨人接連被捕,中央的命令越來越急,特科的行動越來越狠。
白鑫不想死,也不想隱姓埋名。
他不住地下室,他住在霞飛路的洋房里,花國幣,喝洋酒,穿呢子大衣,騎英國自行車,他結了婚,他太太姓王,是上海大家小姐。
嫁給他,是因為他是“軍人”,有頭有臉。
他沒有告訴妻子他是共產黨,也沒有告訴組織他結了婚,這期間,白鑫接觸了一個人:范爭波,國民黨特務,軍統外圍。
他不是用槍脅迫白鑫,他是請白鑫喝酒,送他西裝,許他職位,白鑫動了心。
白鑫第一次交出情報,是1929年8月20日,他把一份上海會議的人員名單,送到法租界的一家咖啡館。
接頭人沒說話,只留下一只裝著十根金條的皮盒。
五天后,8月22日,白鑫再次遞情報,這次是會議地點,霞飛路小洋樓,他用的是軍委系統的密鑰。
1929年8月24日凌晨,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被捕。
他們被送往龍華,8月30日被秘密處決,白鑫沒有出現在槍決現場,但他在租界的報紙上看到通告,報紙上寫著“共匪彭湃伏法”。
他沒說話,他只把那張報紙折好,塞進抽屜。
事后,他獲得了“嘉獎”,不過沒有正式任命,國民黨不信他,共產黨已要他死,他成了雙面人,他的房子加了門栓,他每天換路線。
他怕有人認出他,他怕接頭人變臉。
他去找范爭波,說想出國,范說:“可以,先幫我再查一次檔案。”白鑫遲疑,他開始發病,偏頭痛、失眠、手抖。
他怕見光,怕電鈴響,他怕看到熟人,他怕夢里彭湃找他算賬。
他最后一次露面,是在霞飛路一家私人診所,他的醫生姓柯,曾是舊識,柯達文是地下黨,他沒說破,也沒勸阻,他只是寫了一封信,送給了特科。
——《叁》——
叛變后的藏匿與逃亡計劃
1929年8月,白鑫出賣了彭湃等人,那一刻,似乎連空氣都變得沉重,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被國民黨特務頭子范爭波秘密保護。
范爭波安排他住進了上海法租界霞飛路和合坊的公館。
那座公館安靜,隱秘,卻也讓白鑫感到壓抑,在那間昏暗的房間里,白鑫幾乎沒有出過門,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回頭。
白鑫的心里充滿了焦慮和恐懼。
每一個門鈴響,每一個陌生人的腳步聲,都讓他緊張萬分,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差,患上了嚴重的胃病,夜里失眠,精神恍惚。
他曾多次到柯麟的診所求醫,柯麟是地下黨的同志,始終未露出身份。
白鑫有時覺得自己就像一只困在籠中的鳥,渴望逃脫,卻又無力改變,他知道,自己早晚會被中共的鋤奸隊追殺。
于是,白鑫決定逃亡。
他與范爭波商定,趁著上海的緊張局勢,利用特殊渠道離開中國,他的目標不是香港,而是意大利。
他準備從南京轉道,繞開中共的眼線,遠赴歐洲尋找新的生活。
計劃安排得小心翼翼,但每一次的行動,都讓他心神不寧,1929年11月,白鑫在深夜時分悄然行動。
他準備在11月11日晚11點,從和合坊的后門乘車,前往上海的碼頭。
他的計劃是乘船逃往南京,然后再從那里轉機到意大利,中共的特科早已得知了他的動向,特科的潛伏特工楊登瀛通過內部線索將白鑫的逃亡路線暴露。
這讓中央特科的陳賡指揮紅隊開始埋伏。
——《肆》——
逃亡的終結
11月11日深夜,白鑫的逃亡計劃正式開始,他和保鏢,范爭波兄弟等人,悄悄從和合坊的后門出發。
他們沒有察覺到,已經有紅隊特工潛伏在上海的弄堂和碼頭周圍。
他們一路小心翼翼,試圖避開巡邏的特務和警察,在靠近碼頭的那一刻,他們被紅隊特工精準埋伏,一聲槍響,打破了夜的寂靜。
白鑫和他的隨行人員遭遇伏擊。
幾乎是瞬間,白鑫和范爭波的兄弟被當場打死,白鑫試圖反抗,但他毫無抵抗之力,幾發子彈穿透了他的身體。
他的妻子王英在混亂中受了重傷,被特工帶走。
白鑫的逃跑計劃,徹底失敗。
白鑫的叛逃時間發生,令中共對叛徒的打擊更加果斷和嚴厲,白鑫的失敗,也成了中共早期隱蔽戰線斗爭中的經典案例。
這次打擊,揭示了周恩來、陳賡等領導人對叛徒的零容忍。
也讓中共深刻認識到,叛徒的懲處,才是鞏固革命力量的關鍵,白鑫的故事,是一個悲劇的寫照。
他曾是革命的一員,滿懷理想地投入了革命洪流。
但在巨大的心理壓力與背叛的誘惑面前,他選擇了出賣自己的信仰和戰友,背叛的代價是沉重的,死亡無可避免。
他背叛了彭湃,背叛了黨,也背叛了自己。
他以為可以通過出賣換取平安,但最終他卻成了被中共追捕的對象,白鑫的逃亡計劃本應是一次脫身的機會,但他的每一步都充滿了焦慮與不安。
逃亡的路并不長,最終他死在了特科的精準打擊下。
他的死,標志著他叛變選擇的終結,也證明了中共對叛徒的決絕與堅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