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財物堆積如山,他開發電子系統實現秒級檢索;商戶深夜被盜,他利用“火眼金睛”揪出偽裝嫌疑人;面對電信詐騙高發,他研發智能反詐機器人精準反詐阻斷風險源……他就是蘇州市吳江區盛東派出所執法辦案隊民警祁嘉誠,僅加入公安隊伍兩年,就榮獲“吳江公安好青年”“2024年優秀公務員”等稱號。
從警兩年來,祁嘉誠用數據算法守護轄區平安,讓藏藍青春在數字警務浪潮中奔涌向前。
數智尖兵 革新戰法
網絡工程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這一張張證書記錄著祁嘉誠在大學期間寒窗苦讀四載的專業積淀。參加公安工作后,他積極投入到新時代派出所的建設當中,用數智建模一點一點推動智能化的進程。
“這個涉案物品管理還是用手寫的,這也太耗時耗力了,我來想想辦法。”2023年初,祁嘉誠初到盛東派出所工作時,一眼就看出傳統紙質檔案翻閱查找的不便。面對成箱泛黃的紙質臺賬,祁嘉誠利用nas構架涉案物品管理系統中的條形碼追蹤、多條件組合檢索及數據穿透查詢,輸入物品名稱或扣押日期即可實現秒級定位。為了讓電子臺賬管理真正閉環,祁嘉誠設計了三級權限管理體系,案件編號自動關聯承辦民警警號,每次財物移交都會生成帶時間戳的電子流轉單,通過加密存儲確保了數據安全。
“基層是技術創新的沃土。”這是祁嘉誠常常放在嘴邊的話。祁嘉誠充分發揮自身技能,研發了“輔酒寶”“智慧偵查”等小程序及平臺,提高了辦案效率,推進了新時代派出所建設進程。
火眼金睛 破案如風
“非常感謝盛東派出所的祁警官,不然我們的店鋪都要營業不下去了。”今年開春,這個剛穿上警服不久的“00”后小伙,快偵快破轄區里連續發生的盜竊案件,刷新了群眾對新民警的認知。
原來,轄區內有三家商鋪接連出現被盜竊商品的情況,損失共計數萬元。接警后,祁嘉誠立刻調取了商鋪周邊的視頻。可是,視頻容量大、人工檢索效率低,該如何提高偵察效率呢?祁嘉誠立刻著手使用自己編寫的程序進行人像比對識別,發現三個案發現場的嫌疑人右眉骨都有相同的疤痕。掌握關鍵特征后,僅用一小時,祁嘉誠就在嫌疑人銷贓前將其及時攔截,追回了商戶們的全部損失。
為了實現案件偵查全流程監管,祁嘉誠還運用Python軟件開發“智慧偵查”大平臺,設定辦案時限,自動觸發超期預警,同時,還能實時統計人均辦案數量、執法規范度,實現案件處置全流程可視化跟蹤。
“破案速度就是群眾的安全感。”這是祁嘉誠在入警培訓時就記在筆記本上的話。今年以來,祁嘉誠破獲侵財類案件10余起,48小時內破案率達80%。
科技匠警 反詐為民
“小祁,你來研究下這個機器人,這種‘高科技助手’我們都不太會用。”就在去年,盛東派出所引進了智能反詐宣傳機器人。就在大家對這RPA機器人的使用一籌莫展時,祁嘉誠一眼就看出機器人運轉的底層邏輯。
他連續三天駐守在社區辦公室里,對照技術手冊逐項校準著RPA機器人,反復測試通訊模塊的撥號間隔參數,修正語音識別系統的語言容錯閾值,同步優化多線程任務處理算法。如今,社區通過智能反詐機器人自動撥打高危人群電話,講解“黃金投資騙局”“刷單返利”等真實案例。自投入使用以來,機器人已精準覆蓋500余戶家庭,將傳統走訪效率提升了近兩倍,讓反詐防護網既有科技精度,又保留著警民連心的溫度。
在去年的吳江區科技工作者演講比賽中,他還憑借過硬的知識儲備和不怯場的臺風,講述AI智能應用到反詐宣防、基礎治理工作中帶來的便利,暢想了更多使用場景,臺下掌聲雷動,他也因此獲得了三等獎的佳績。
為了進一步降低詐騙的發案率,祁嘉誠常常利用值班巡邏、接處警和參加反詐宣防活動的契機,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講解識騙防騙小知識。今年以來,祁嘉誠共參與反詐宣傳5次,宣傳人數300余人。
文/楊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