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深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提出“六個堅持”的原則,其中之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也是改革的主體。改革的目的是為了人民,改革的動力源自人民,改革的成效要由人民來評判。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根本目的,改革就能牢牢占據道義制高點,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和支持。充分激發人民主人翁精神,匯聚蘊藏在人民之中的無窮智慧,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改革就能擁有最廣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讓人民來評判,改革的靶向就會更加精準,改革的成效就會更加顯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根據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盼設置改革議題,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中找準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中尋求改革的金點子、妙法子,使全面深化改革成為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普遍受益的過程。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貫穿改革始終。改革決策要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充分發揚民主,廣泛集中民智,真誠傾聽人民心聲,及時回應人民關切,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使改革舉措更加符合實際、符合人民愿望。要加大惠民利民改革力度,謀劃好、落實好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托幼養老、生態環保等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要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主動精神,推動形成億萬群眾滿腔熱忱投身改革、萬眾一心支持改革、齊心協力推動改革的生動局面。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鼓勵開拓創新,用新思路新辦法探索解決新領域新實踐遇到的新問題,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輔導讀本》)
來源:共產黨員網
初審:李佳月
復審:魏興瑤
終審:孟 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