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圍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擘畫改革藍圖,強調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作出重大部署。這是新征程上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重大舉措。
《決定》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作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內容,要求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落實“九個以”的實踐要求,總結運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寶貴經驗,深化標本兼治、系統施治,不斷增強治理腐敗效能。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才能有力有效推進。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完善黨中央領導反腐敗工作的體制機制,落實各級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使反腐敗工作在決策部署指揮、資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運用上更加協同高效。
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一體推進“三不腐”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不敢”是前提,重在形成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的強大震懾;“不能”是關鍵,重在強化對權力配置運行的剛性約束和有效監督;“不想”是根本,重在培養廉潔奉公、拒腐防變的思想自覺。要打通三者內在聯系,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推動“三不腐”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堅持以改革精神防治腐敗。改革創新是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動力所在,是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的重要法寶。要將防治腐敗措施與改革舉措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完善配置科學、制約有效、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壓縮權力任性行使的空間;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方式方法創新,善用科技賦能,不斷提升防治腐敗能力和水平。
堅持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堅定。腐敗是人類社會共有現象,根治腐敗是一個長期歷史過程。要始終亮明我們黨同腐敗水火不容的政治立場,堅定道不變、志不改的信心決心,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著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讓反復發作的老問題逐漸減少,讓新出現的問題難以蔓延,推動防范和治理腐敗問題常態化長效化。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輔導讀本》)
來源:共產黨員網
初審:李佳月
復審:魏興瑤
終審:孟 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