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學術研究和科研創新氛圍,反映我校科研工作動態,特設立“無錫太湖學院師生學術成果推介”欄目,持續推介我校師生近期在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的部分學術成果,以期促進學界同仁積極健康的學術交流、對話與批評。
汪小龍劉曉敏丁佐琴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與經濟交融的邏輯、實踐及進路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年44卷03期
摘要:文化與經濟交融推動經濟增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文化軟實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新的動力和路徑。文章針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文化與經濟交融的發展趨勢及互動機制問題,基于馬克思主義生產理論,從現代經濟學和社會學視角,運用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構建了涵蓋文化與經濟交融理論基礎、實踐路徑及未來進路的多維度分析框架。文章研究發現,第一,文化與經濟交融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顯著特征,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文化的多樣性保護與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第二,創新作為關鍵驅動力貫穿于文化與經濟交融的全過程,其借助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的雙重力量,加速文化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第三,可持續發展成為文化與經濟交融的核心發展方向,其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傳統文化保護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了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文化與經濟交融;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
喻旭東 張開植
翻譯的知識再生功能研究——以“建筑”概念的中日雙程旅行為例
上海翻譯.2025年03卷
摘要:翻譯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不只傳遞知識,還生產知識,對知識進行加工和拓展。我國傳統建筑概念和外來建筑概念的翻譯與會通,促成了現代建筑概念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僅就“建筑”一詞而言,其經歷了中日兩種語言和文化的雙程旅行,并最終成為西方“architecture”概念的對譯詞。文章分析“建筑”一詞在雙程旅行中的知識增殖,解讀翻譯對“建筑”概念的重構性加工,并以“建筑師”稱謂在我國的出現和發展為例,管窺現代“建筑”概念從日本返回中國后的議題性拓展。基于此,文章揭示了翻譯的知識再生產功能,也管窺了翻譯與我國建筑學科知識話語形成的關聯和互動。
關鍵詞:翻譯功能;知識再生;重構性加工;議題性拓展;
劉爽
體教融合視域下高校籃球課程改革與實踐
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5年6卷09期
摘要: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分析了籃球課程在高校體育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教學內容與方法、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以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效果等現狀。基于此,提出了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評價體系等高校籃球課程改革策略,并設計了某學院籃球課程改革案例,涵蓋教學理念、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體系,以期全面推動高校籃球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體教融合;高校籃球;教學改革;教育理念;
WUXI TAIHU UNIVERSITY
來源:中國知網
匯編:薛雅馨
排版:張雨欣
校對:馮燁茹 邊一軒
責編:孫安
審核:許松
▲ “申碩強內涵”‖宋紹征:把健康與護理學院打造成為長三角醫療護理教育改革的標桿
▲湖聲 | 運動,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
▲ 我校召開英語四級通過率提升工作經驗分享會
▲ 學院動態【第十七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