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字節員工發帖稱:某些大廠員工就這么拽么?胸前掛個工牌就說自己有編制,不清楚的還以為你Gwy呢。
整個評論區都在說大廠“編制”,大喇叭我想不到“編制”這個詞在大廠也能濫用。
現在大廠的用工模式一般分為三種,正式、實習、外包,其中外包也有三六九等。
曾經一位好友從傳統行業跳槽到互聯網,她說:來了大廠才發現外包這么多。
以前一直在傳統企業上班,公司無論規模大小,基本都是自有員工。來到了一家互聯網大廠后發現,許多同事的工牌都有合作伙伴的標簽。后來才知道公司里的行政,人事和運營好多都是外包,甚至招她進來的hr也是外包。
外包這種形式,最大的好處是節約成本,其次是便于管理。所以很多大廠(不僅限于互聯網行業)會把一些不重要的崗位甚至業務選擇以外包的形式進行招聘和管理。那么這篇文章就說下在大廠常見的正式、實習、外包三者之間到底有什么區別?
一、正式員工
很多內部員工口中的正編,因為是正式員工所以在公司內部享受到的福利待遇最好的,并且還擁有內部完善的績效評估和晉升體系。但是這里的編制可不是“鐵飯碗”,除非你在核心部門的核心崗位,否則業務部門邊緣化又不賺錢,面臨的裁員風險也不小。
二、實習生
實習生主要針對的是在校大學生,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校招中有機會成為正式員工。
我們以字節為例:實習生的內部人員權限和福利大部分和正式員工沒有區別,可以使用公司差旅平臺、打車、餐補、房補等,逢年過節也有紅包和禮品。如果非要說最大的區別就是實習生沒有五險一金和年度體檢。
實習生在大廠能學習到不少知識和經驗,這對轉正和將來的校招很有幫助,同樣的簡歷有實習經驗的優先錄取。
三、外包
外包是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勞務合同,以勞務派遣的方式到公司進行工作。大廠外包還衍生出另一種形式——內包。
內包意思解釋起來很簡單,就是大廠控股或者參股一家公司,然后這家公司給大廠招聘員工,員工直接由大廠管理。這種形式的外包員工福利待遇要比第三方公司簽約的外包好很多,但對比正式員工還有一定差距。
我們以華為舉例,分為四種用工模式。
1、正編(正式員工)
這里正編簽約主體公司分為兩種,一種是集團本部,另一種是慧通公司。慧通是華為子公司,員工除了工資略低于本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比如5年以上工齡配有股權激勵。
2、華為OD
高級外包,華為直管。OD雖然是外包崗,但和其他外包相比,薪資待遇會好很多,工作能接觸到核心項目核心產品的研發。目前華為13-17級的崗位已經停止社招,只招聘19級以上的員工。可以說除了校招以外,在19級以下崗位中,OD是目前能成為華為正編員工的唯一渠道,盡管幾率很低。
3、WX外包
與中軟國際、軟通動力合作,就是大家通常印象中的外包。人員由外包公司管理,華為可隨時終止合作。
4、租賃外包
主要是短期、臨時崗位支持,現在已經不多。
總結:正式>實習>外包,但是正式員工屬于有編制就有點扯了。大廠內部員工提到的正編更多時候是為了區分外包和實習生吧,畢竟現在大廠某些部門外包人數占比不少。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