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烏談判破裂局面的出現,27國原形畢露要制裁俄羅斯。好在關鍵時刻中方及時出手了,沒有讓普京孤立無援。5月16日下午,俄烏談判現場倉促落幕,顯然雙方并沒有達成一致。這場被臨時調整時間的會談從一開始就籠罩在陰霾之下,似乎預示著不會有好結果一樣。會議開始后,雙方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某會議中心對坐不足兩小時,只達成了交換戰(zhàn)俘這樣的基礎協議,其它問題都沒有達成共識。
這場談判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價值,因為暴露出來俄烏沖突已經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沖突。此前普京和澤連斯基都表態(tài)不參與談判,看得出來雙方對當前局勢在判斷上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分歧。其實雙方都已經陷入到無法妥協讓步的尷尬境地,比如俄羅斯不愿放棄已控制的18%烏克蘭領土,但烏克蘭不同意任何割讓領土的條款。西方和歐洲國家當然不會放棄這個制裁俄羅斯的機會,于是由27國組成的聯盟,準備開展對俄羅斯新一輪的制裁措施。
最新措施包括封鎖為俄運輸物資的第三國船只、降低石油采購價格上限、強化金融制裁力度,在過程中會受到多重條約約束。畢竟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的依賴程度比他們想象中還要夸張,匈牙利率先反對,明確反對全面能源禁運。這就是制裁措施和經濟現實之間的矛盾,反映出來的是歐洲在安全利益與商業(yè)利益間的艱難權衡。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方代表出動了。中國對外宣布派遣高級別代表團訪俄的計劃,為局面的轉變注入了新力量。
中俄經貿合作關系其實已經相當穩(wěn)固了,尤其是西方對俄羅斯制裁加碼后,這一合作關系不斷得到深化。2023年雙邊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能源合作的形式也不再單一,從原先的油氣合作,拓展到了核能、可再生能源等領域。中國的舉措引發(fā)了西方的擔憂,他們認為這種合作客觀上為俄羅斯提供了抵御西方經濟壓力的空間。有網友稱,中國的及時出手,讓普京喜笑顏開,因為有中國兄弟在,他知道自己并非孤立無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