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5月,俄烏和平進程明顯提速了。
5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俄烏雙方舉行談判,地點在土耳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迅速回應,稱不但可以談判,他還可以親自參加,并點名普京也參加,兩個人面對面談。
澤連斯基說到做到,真的親赴土耳其等候普京。
普京沒有去土耳其,澤連斯基只好打道回府,雙方代表團先后到達土耳其。
5月16日下午,在土耳其方面的主持下,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舉行了一次面對面的談判。這是俄烏沖突3年來的第一次。
到了5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一連串高強度的電話斡旋。他先是和澤連斯基通話,然后和普京通話2小時5分鐘,然后又和澤連斯基以及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舉行了電話會議。
盡管俄、烏、美、歐立場各異,談判一時之間難以取得重大進展,但是,與之前互相發誓斷絕往來只在戰場見真章的做法相比,俄、烏的態度是有重大變化的,俄烏和平進程確實在提速。
那么,俄烏和平進程提速的動力來自哪里呢?
筆者認為,來自《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該協議的前身是礦產協議,媒體習慣性將該協議稱為礦產協議)。
5月1日,美國和烏克蘭正式簽署礦產協議;5月8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批準礦產協議;5月12日,澤連斯基簽署總統令,礦產協議正式生效。
普京就是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提議在土耳其舉行談判。
澤連斯基的表現更主動,不但答應普京的提議,還親自飛到土耳其,想和普京見面。
這兩個人為什么表現得這么積極?
因為他們對這份礦產協議,各有各的看法和想法。
對于普京而言,礦產協議的簽署,標志著美國與烏克蘭深度、長期的利益捆綁,加上特朗普一直以來對于俄烏和平進程的推動,他通過談判一則是一種態度展示,一則也是一種試探,試探美烏關系的深淺以及未來發展前景,以此來調整對烏策略。
對于澤連斯基而言,礦產協議生效之后,他最大的擔心是被“卸磨殺驢”。特朗普團隊里有人希望將澤連斯基除掉,換一個更聽話的;烏克蘭政壇中,想取澤連斯基代之者不乏其人;至于俄羅斯,也曾多次宣稱不承認澤連斯基的總統地位。
澤連斯基匆忙飛到土耳其,就是希望通過與普京的會面,達到俄羅斯承認其合法地位的目的。可惜,他的這個做法太粗糙了,普京沒有“上當”。
接下來,俄烏和平進程會繼續向前推進嗎?
筆者認為,雖然此次俄烏和平進程的動力來自礦產協議,但是,這一份動力只夠啟動談判,還不足以推動俄烏達成一份持久的停火協議或者更長久的和平協議。
俄烏和平進程,需要更大的推力。
其中的一股可能出現的推力,是“烏克蘭礦產資源勘查評估報告”。
雖然美、烏礦產協議生效了,但是烏克蘭到底有沒有礦、有多少礦、這些礦價值幾何、開采成本多大、怎樣融入美國軍工復合體的供應鏈,這些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因此,美、烏接下來需要做的,應該就是組織一個專業的調查團隊,對烏克蘭的礦產進行全面的勘查與評估,并出具一份權威報告。
如果這份報告,讓人眼前一亮,甚至讓特朗普發出驚嘆,那么,俄烏和平進程的動力將會源源而來。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這份報告讓美、烏雙方都心情失落。
吊詭的是,美、烏目前似乎都沒有推動礦產資源調查的動作,特朗普甚至不想居間調停俄烏和平了,希望新上任的教宗接手這份差事。
也許,烏克蘭到底有沒有礦、是否值得開采,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早就心中有數了。
(作者 王義偉)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王義偉
經濟觀察報海外部主任,臺海問題專家,長期關注民營經濟、國際經貿和反傾銷,對宏觀經濟也有深入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