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穿正裝是什么時候嗎?有些大學生心思細膩想法周到,早在大一就準備好了一套正裝,并且靠著這套正裝,就能在面試學生會時讓學長學姐們眼前一亮,甚至脫穎而出。
而有些大學生,則是到了大三、大四,有就業指導課的時候,或者是參加校招面試的時候才購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正裝,看似是簡單的一套衣服,實則卻體現了一個人對事件最起碼的理解和尊重。
正裝的正式程度,恰恰是體現重視程度的表現之一,在畢業之后,即便是晚熟的大學生也能逐漸意識到,著裝要求已經是職場中不成文的規則了,但很顯然,這樣簡單的道理并非所有同學都能理解,甚至因此影響了自己的今后發展。
“最煩愛出風頭的”,女生穿“馬面裙”考教編被刷,考官無奈吐槽
一名女同學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備考教師編被考官故意針對了!原因是自己為了準備教師編面試,特意購買了一套馬面裙參加可哦啊是,她自認為這種別出心裁的選擇能幫助自己在面試環節脫穎而出。
可現實卻狠狠打了她的臉,馬面裙非但沒有幫助她脫穎而出,反而導致她考編被刷,這樣的遭遇令她十分委屈,而隨著她將自己的遭遇分享到網上之后,也遭到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其中就有一名擔任過教師編面試官的網友。
這名面試官無奈吐槽:很多考官在面試的時候,最煩的不是那些水平較差的考生,而是你這種愛出風頭的!教師編考試本是考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的,而不是選美大賽,不是你打扮的別出心裁就一定能成功上岸。
恰恰相反,考官們普遍存在著這種心理:當看到一名考生與眾不同且穿著高調的時候,考官們會提高對這個人的心理期待,而如果你的能力滿足不了這份期待,形成的巨大落差也會導致面試分數的不理想,進而影響了最終的考試結果。
馬面裙作為傳統服飾,近些年來深受不少年輕女大學生的喜愛,但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尚且容易引人矚目,更別提在教師編面試的時候穿了,給面試官的第一印象就會顯得過于浮夸,能欣賞得來的面試官或許會對你有所期待,而那些欣賞不來的面試官,只會覺得考生不穿正裝來面試,是不尊重這場考試。
著裝選擇看似小事,實則體現了一個人對職業的理解和尊重。對于備考教師編的同學們來說,對于教師崗位有正確的理解是必要因素。
面試著裝講究的是"不出錯"而非"出彩",否則很容易本末倒置
教師作為特殊的職業群體,其形象不僅代表個人,更承載著教育的整體形象,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而教師編制考試是選拔未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環節,考官在短短幾分鐘內需要判斷考生是否具備教師素養。
如果學生能穿著職業化的正裝,就能恰到好處的傳遞出"我認真對待這份工作"的信號。延伸來講,無論是備考面試,還是求職面試,大學生們都應該明白,穿著得體的重要性。
對于面試官而言,在見到求職者的最初7秒內就會形成第一印象,而這種印象有超過55%來自視覺信息,因此著裝得體的求職者更容易被認為是專業、認真和尊重面試過程的。
相反,不合時宜的著裝可能會分散面試官對求職者能力和經驗的關注,甚至導致潛在的偏見,這并非鼓勵千篇一律的穿著,而是提醒大學生:面對重要場合,著裝需要服務于最終目的和效果。
因此無論是為了順利通過教師編考試還是職業面試,這才是大學生們的主要目的,若為了一時的彰顯個性而失去了機會,那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這位女生選擇馬面裙的初衷或許是好的,希望展現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展示自己的個性,但卻卻忽略了場合的適宜性,她的失敗并非因為馬面裙本身有何不妥,而是因為她沒有理解面試這一特殊場合的著裝規則。
面試著裝講究的是"不出錯"而非"出彩",面試著裝應該支持你的整體表現,而不是成為面試官關注的焦點,更不該成為讓你的面試增加失敗風險的“隱形炸彈”,希望同學們以此為例,對于重要場合的面試,都能做到細節上不出錯、整體上才出彩。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