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到底還會不會漲?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是不是已經開始筑底了?
今天,統計局發布了70個大中城市的相關數據。4月份總體來看,不管是新建商品房還是二手房,售價都只是持平,甚至略微下降。分別來看,一二線城市相對平穩,仍有持平情況;但三線城市基本處于下降狀態,雖然跌幅較小。
進一步具體分析70個大中城市的數據,上海的表現最為亮眼,可以說是領跑全國。主要原因在于前期上海豪宅交易量較大且表現穩定,從而帶動了整體市場房價上升。而且,受豪宅交易量上升的影響,房東和業主的心態也趨于穩定,使得整體房價出現環比上升,特別是144平米以上的大戶型漲幅最為顯著,上漲了28.5% 。由此可見,成交量帶來的心態穩定和市場預期向好,為房價穩定奠定了基礎。
除大戶型外,90平米到144平米的改善型住房,成交價和掛牌價變動幅度也不大,這體現出房東或業主的議價能力在增強。上海作為極具代表性的城市,其市場回溫能否成為先行指標,帶動房地產市場整體向上呢?
再來看看全國總體數據。今年1 - 4月,房地產投資降幅達到了10.3%,連續兩個月下降,4月份當月降幅更是達到11.3%,顯示出降幅有加速下滑趨勢。另外,4月份新房銷售面積下跌了2.1%,銷售價格下跌了6.7%,呈現出價量齊跌的態勢。
整體房地產市場的景氣指數,在過去11個月曾連續改善,但到4月份這種改善態勢終止,4月份較3月份略有下滑。不過,4月份突然出現拐點,與前11個月不同,未來幾個月市場會呈現何種趨勢尚不確定,但總體而言,改善局面還不穩定。
總體來說,現在房地產市場的分層趨勢非常明顯。一線城市表現最佳,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部分核心二線城市表現也不錯;但三線和四線城市目前仍處于低迷狀態,沒有明顯改善跡象。
回顧我國房地產市場過去的發展,2003年到2013年期間,發展趨勢向好且上漲幅度最大。當時,我國城鎮化率不到50%,大概在42% - 43% 。隨著每年1%左右的城鎮化率增速,購房人口基數不斷擴大,為房地產市場向好提供了基礎條件。
而現在,我國城鎮化率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約67%,接近70%,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有限。從房地產市場數據來看,2024年年底,我國城鎮擁有的房子約3.97億套,城鎮空置率達到16.8% 。截至目前,整體商品房待售面積達5.7億平方米,這還不包括在建和規劃中的房屋。
可見,房屋需求和供給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房子的需求最終由人口和家庭數量決定,自2022年以來,我國全國人口呈負增長趨勢。當前格局是,總體人口數量減少,每年新增的城鎮購房人口基數也不會持續穩定增長,而房屋供給已經充足,還有大量待售面積需要消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怎么可能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呢?
我也想問問大家,你是否有購房打算,或者有改善性住房需求?你手里的房子是漲價了還是下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