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幾位家長聊天,發現個有意思的現象:但凡聊到孩子學習,總有人甩出“天生注定”的論調。比如,“我兒子天生不是讀書的料!”“人家那孩子是學霸基因!”類似的話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如果真這樣,那我們這些父母豈不是擺設?難道孩子的人生劇本在受精卵形成時就蓋棺定論了?要我說啊,這就跟種地一個道理——再好的種子撒在鹽堿地里,能長出好莊稼才是見鬼了!
著名的腦科學專家洪蘭教授,曾提出過激活孩子大腦有三大法寶:一是運動,二是閱讀,至于第三個,估計很多人都沒想到!
今兒就跟大家嘮嘮,咱要如何運用這些法寶,去激活孩子大腦無限的潛能。最最重要的一點:這些方法可現學現用,跟咱的背景學歷和錢包都沒關系!
01運動不是瞎折騰,但強度不夠等于白忙活
那天回家電梯里碰到鄰居也帶娃上樓,孩子跟在后面有點無精打采。鄰居突然吐槽說:“這孩子體質太差了,放學陪他在小區花園放風倆小時,可人家走幾步就喊累。”
我瞅著孩子蔫頭耷腦的樣子,心里嘆氣——這恐怕不是運動量不夠,而是運動方式出了問題!我知道,鄰居說是帶娃放風,其實她跟我之前一樣,走幾步就找個長椅坐下來,然后任由孩子自己玩。
所以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家長都陷入了運動誤區。去年我帶孩子去測骨齡,情況有些不樂觀。醫生問起孩子的運動情況,我說,他每天放學在公園瘋跑兩小時。
不料醫生笑了:“你們這屬于無效運動。”我一怔,細問才知道,原來運動強度不夠,大腦分泌的BND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就跟擠牙膏似的,根本達不到促進神經元生長的效果!
那怎樣的運動才算是有效?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 嬰兒:醒著的時候練習俯趴、翻身、爬行等,每天至少30分鐘以上;
- 幼兒:外出散步或者戶外玩耍,每天確保有3小時以上;
- 學齡前兒童:摸爬滾打或追趕之類的活動,每天3小時以上,其中包括1小時中高強度的運動;
- 小學生:自由玩耍或不以競技為導向的運動,每天1小時以上,每周有3天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 中學生:具有社交性質的運動,項目不單一,每天1小時以上,每周有3天肌肉骨骼強化運動;
02 閱讀不是認字,而是給大腦升級裝置
有一次參加家長會,老師讓分享育兒經驗。我吭哧了半天,最后說了一句“就是多陪孩子閱讀”。結果就有其他家長懟話:“我們孩子也看書啊,怎么作文還是寫不好?”
這把我給問懵了——原來很多人把“閱讀”理解成“讀書認字”和“識字打卡”,這就好比咱把豪車當拖拉機開,有點暴殄天物了不是!
腦科學家做過一組實驗:他們讓兩組孩子分別聽故事和看繪本。結果你猜如何?看繪本的孩子,大腦活躍區域居然比聽故事的多出30%!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閱讀是“全感官作業”——孩子的眼睛要認字,腦子會想象畫面,手指要翻頁,遇到不認識的字還得聯系上下文猜意思。這比單純聽故事復雜多了,就像給大腦安上一個“多核處理器”!
科學研究表明,閱讀是大腦接收信息最快的方式:人的眼睛能看668個字/分鐘,說話最快只能250個字/分鐘。而且,定期閱讀能增強記憶功能,激活大腦中與情緒和認知相關的功能區域。
對于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家慣用一套“組合拳”:
- 環境滲透,我家沙發旁、餐桌、廁所里等幾乎到處放書,只為給孩子打造“觸手可及”的閱讀空間;
- ,結合孩子的興趣或課程選書,比如當他學習自然課時,閱讀《昆蟲記》,增強理解;
- 鼓勵輸出,我們經常邀孩子講故事,讓他分享自己閱讀過的內容,能提高表達能力和閱讀興趣;
- 親子共讀,從嬰兒開始共讀繪本,結合多感官刺激,聽、看、觸摸等,激發興趣并促進腦發育。
03游戲不是玩物喪志,而是腦力體操
自從帶娃參加過一個親子拓展營后,我發現一個扎心現象:那些在游戲中如魚得水的孩子,腦子普遍更聰明。像我兒子班里的學霸,成績好,也是辯論隊隊長,還是華容道比賽冠軍。
哈佛大學跟蹤研究過兩組孩子:一組每天玩2小時社交游戲,另一組只做習題。三年后,游戲組的孩子在創造力測試中得分高出40%,解決問題速度快了25%。
腦科學原理:人在游戲中要處理大量的突發狀況,就像給大腦加裝了小馬達,神經突觸在這種刺激下會瘋狂生長。因此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游戲才是最高級的腦力體操!
但是咱別把游戲理解狹義了,它可不是電子游戲之類。數據表明,每天玩2小時以上手游的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比同齡人短37%。真正益智的游戲,需滿足有互動、有規則、有挑戰三個條件。
分享幾種能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游戲:
情景模擬:如用被子搭“水簾洞”,枕頭磊“火山”,拿晾衣桿當“金箍棒”,全家陪娃演《西游記》新編。
邏輯推理:如玩“誰是臥底”,孩子會觀察每一個人,通過表情、語氣、動作等分析誰是“內鬼”。
感統訓練:如在瑜伽墊上貼數字貼紙,邊玩“跳房子”邊認單詞;也可以用紙板托棉球玩“運輸隊”游戲等。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想傳達一個理念:這天下沒有“笨”孩子,只有沒用對方法的家長。運動、閱讀和游戲,這就是激發孩子大腦活力的三把金鑰匙,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關鍵看家長愿不愿意花心思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