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5月19日消息,近日,中公教育推出高考志愿填報產品——新高考志愿填報高“效”服務營。
據介紹,該產品與常見的志愿填報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突破了傳統填報工具屬性,將職業規劃深度植入升學服務全鏈路。
據介紹,針對不同區域用戶的需求,中公推出了“北京模式做深、全國體系做廣”的雙軌策略,構建了差異化的服務生態。其中,面向北京考生,中公提供線下建檔、專屬服務群及多對一方案定制等服務,同時可根據線上的“動態成績模型”整合考生三次模考數據、校史升學率等16項參數,生成適配院校庫;面向非北京考生,中公提供線上的智能填報系統,實現2小時生成志愿預案、48小時免費修訂的標準化服務。
中公還將“研學+志愿填報服務”融合在一起,將名校參訪與職業認知工作坊相結合,通過三天兩晚的體驗,方便用戶在高校實地感受學術氛圍,提前建立專業認知。
同時,中公還將推出志愿模擬沙盤等環節以實現“決策演練”,降低信息差風險。此外,區別于同行業常見的一次性服務,中公還配置大學四年護航計劃,涵蓋考公、考研、職業技能提升等方向,分階段開展名師指導講座。
中公教育高招研究院徐成響院長表示:“新高考改革下,專業選擇本質是對未來職業生態的提前布局。我們的服務突破傳統填報工具屬性,通過職業大數據與教育資源的系統整合,幫助考生完成從學業規劃到職業預布局的戰略轉型。”
當前,中公正在全國各省份啟動本地化高招團隊建設。
對中公而言,布局志愿填報,意味著中公在職業培訓領域的戰略延伸,構建“升學決策-學業規劃-職業發展”的服務體系。
中公布局志愿填報背后,高考志愿填報市場在逐步增長。教育部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42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
教育從業者年度必讀丨《教育科技這一年:教育+AI新紀元》火熱銷售中,點擊小程序購買?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