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聚光燈次第亮起,舞臺成為時光的棱鏡。
幼兒園孩童稚嫩的臉龐倒映著田林最初的晨曦,公益志愿者的善舉鐫刻著歲月靜好的注腳,Livehouse音樂人躍動的身影折射出街區的年輕脈搏。這些鑲嵌在時光長河里的普通人的面容,在徐匯區田林街道成立四十周年相關主題活動的舞臺上,拼貼出一幅熱氣騰騰的民生畫卷。
5月18日,是徐匯區田林街道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日,相關主題活動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舉行。
現場,藝術與生活記憶交織成獨特的敘事語言。情景演繹《電暖田林點亮馨光》再現了國網上海物資青年志愿者用光影定格溫情、用服務傳遞大愛的動人故事。田林公益志愿者、煤氣燈livehouse的音樂人用原創歌曲《寫給田林》表達對田林的深情厚誼。小品《一個都不能少》通過重新演繹田林路65弄舊改項目工作片段,展現出田林社區“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攜手破題的溫情。舊改小品幕布后,總有居民忍不住添幾句臺詞——這些未經雕琢的細節,讓社區治理的溫度穿透舞臺。
跨時空對話《田林社工精神薪火相傳》用科技上演了一場與“零號首長”蘭素貞同志跨越時空的對話,讓田林社工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田林奮斗者手中傳遞。田林青年帶來風采展示《青春田林·奮斗有我》,讓理想與熱血在田林蓬勃生長。
同步啟幕的“全景田林 美好家園”主題展,以圖文影像、實物陳列等形式,編織時光經緯。展覽聚焦“城就美好”“最美田林人”“共赴未來”三大篇章:蒲匯塘岸的生態蝶變、15分鐘生活圈的便利圖景、舊改攻堅中的鄰里互助故事躍然眼前;數十位田林楷模的事跡墻下,參觀者駐足細讀,凡人微光匯聚成田林的溫度與高度。
從蛙聲連片的農田到樓宇林立的現代化社區,田林的嬗變始終保持著溫暖的底色。正如上世紀80、90年代,街道珍視社區規劃圖上居民的手寫建議,如今他們認真對待居民的每一條留言。變遷的是空間形態,不變的是對“以人為本”的堅守。
田林街道相關負責人說,未來,這片土地將繼續以奮斗的姿態,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美好期待。
當《田林,最美風景》的旋律響起,紅楓藝術團的銀發舞者歌唱、起舞。此刻,四十年時光凝結成舞臺上空的星辰,照亮著這段歲月長河——在這里,每個普通人的故事都是璀璨的星子,共同編織著“有根、有愛、有光”的城區星空。
原標題:《在凡人微光里,讀懂田林街道的40年》
欄目主編:祝越 文字編輯:張曉鳴
來源:作者:文匯報 王宛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