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塔斯社報道,當?shù)貢r間5月19日晚,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度假勝地索契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通話。這是他們最近兩個月來第一次通話,也是俄羅斯、烏克蘭重新開始直接談判后,美俄領導人第一次直接交流。
通話進行了約兩個半小時,特朗普再次要求俄烏迅速談判以實現(xiàn)“全面停火”。普京原則上表示同意,但他強調這需要先“確定一些立場”,主要是就未來可能達成的和平協(xié)議先簽署一份備忘錄,確定實現(xiàn)和平的時間表。
在同普京通話前及通話后,特朗普同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也進行了通話。據(jù)《基輔獨立報》報道,澤連斯基表示支持特朗普“全面、無條件”先停火的主張。烏克蘭政府和媒體還強調,普京對特朗普的說辭事實上是“拒絕全面停火”。
“在停火與否、如何停火的問題上,現(xiàn)在我們已經進入了烏克蘭、俄羅斯和美國的三方博弈。”烏克蘭政治研究所所長魯斯蘭·博特尼克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目前烏克蘭希望“先停火,后談判”;俄方則認為己方擁有軍事優(yōu)勢,且停火會被視為對澤連斯基的讓步,態(tài)度猶豫;而特朗普看似支持停火,其實是做好了跑路的準備,想將停火后的談判責任完全推給俄烏雙方。
博特尼克是烏克蘭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學家之一,曾在烏克蘭政府及最高拉達(議會)工作,長期為主要政治人物及政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并歷任官方咨商機構烏克蘭國防部公共委員會副主席、烏克蘭外交部公共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5月19日和普京、澤連斯基通話后,特朗普再次威脅自己準備退出和平進程:“如果沒有結果,我就撤,他們將要繼續(xù)下去。”但同時,特朗普又拒絕和歐洲盟友一樣考慮增加對俄羅斯的制裁。
對此,博特尼克指出,在實現(xiàn)停火、宣布自己的“偉大勝利”前,特朗普會繼續(xù)“主導這場政治游戲”,而他的下一步動作其實取決于俄烏第二次直接談判的結果。但這也意味著,如果俄烏雙方無法在第二次談判中就停火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第二次談判很可能就是本輪直接接觸的‘最后一談’了”。
博特尼克。圖/受訪者提供
一場意外的“外交游戲”
《中國新聞周刊》:5月16日,烏克蘭和俄羅斯高級官員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進行了3年來的第一次直接談判,雙方就擴大戰(zhàn)俘交換達成共識,并原則上同意在未來繼續(xù)進行直接對話。這樣的談判結果,是低于你的預期還是超乎預期?
博特尼克:這是微小但積極的進展。和過去三年相比,現(xiàn)在戰(zhàn)爭雙方重新開始直接對話,政治敘事正在從“追求勝利”轉變?yōu)椤白非蠛推健薄_@為戰(zhàn)事的進一步降級乃至停火和談,提供了一點微小的希望。
但是,伊斯坦布爾談判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難的是“第二步”。“第一步”只需要重新建立聯(lián)系,各自發(fā)表立場。我們看到,雙方沒有試圖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或者準備共同文件。而到了“第二步”,雙方會提出自己的具體要求,拿出兩份截然不同的文件。很難說雙方能否形成更多的共識。
《中國新聞周刊》:一個月前接受本刊采訪時,你曾指出,對烏克蘭來說,和俄羅斯進行直接談判的時機還不成熟。這也是烏克蘭政策界的普遍觀點。但現(xiàn)在,直接談判突然開始了。這是特朗普施壓下的意外,還是俄烏兩廂情愿的結果?
博特尼克:毫無疑問,這是美國政府施壓的結果。5月11日,當俄方提出俄烏進行直接對話時,烏克蘭的態(tài)度是,我們不會參與其中。但特朗普隨后要求我們“立刻”開始談判。
烏克蘭政府無法忽視特朗普的要求。于是,澤連斯基總統(tǒng)采取的辦法是將話題轉變?yōu)檠埰站┰谝了固共紶栂嘁姟蹩颂m并不認為普京會來伊斯坦布爾,但通過這種表態(tài),澤連斯基展現(xiàn)了自己的勇氣,也表現(xiàn)出自己履行了特朗普的要求。
其實,當前的所謂“對話”就是一場外交游戲,一場政治劇。雙方都在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沒有準備好真的做出妥協(xié)。當然,因為這是特朗普主導的游戲,而且沒有任何一方想被視為和平的障礙,所以雙方都試圖表明自己支持和平,而對方阻撓和平。
當前“游戲”的核心話題是直接談判。之前幾個月,“游戲”的核心話題包括礦產交易、3天停火、30天停火等。每輪“游戲”,雙方都試圖提出一些對方不可能接受的建議,一邊拖延,一邊證明是對方在破壞和平。
在此背景下,俄方提議直接對話,是因為俄方認為烏克蘭政府不會接受。烏方提議領導人馬上在伊斯坦布爾相見,是因為烏方認為俄方不會接受。但在特朗普的壓力下,這些“不可能”的提議,最終推動烏俄進入了直接談判階段。
《中國新聞周刊》:烏克蘭社會如何看待局勢的突然變化?雙方直接談判是否會觸及“禁止和俄羅斯談判”的法律問題?
博特尼克:我們還沒有看到最新的民調數(shù)據(jù),但我認為多數(shù)烏克蘭人支持澤連斯基總統(tǒng)的決定,因為多數(shù)人都希望結束戰(zhàn)爭。一些激進群體可能會反對和談,但在“第一步”階段,烏俄之間還沒有達成任何協(xié)議,所以沒什么可反對的理由。總的來說,社會的總體情緒是,抗議(妥協(xié))為時尚早,慶祝(和平)也為時尚早。
此外,我們看到伊斯坦布爾談判達成了交換1000名戰(zhàn)俘的決定,這得到烏克蘭社會的普遍支持,因為這涉及烏克蘭的士兵和被拘留者。
至于法律問題,如果你仔細閱讀2022年發(fā)布的所謂“禁止和俄羅斯談判”的總統(tǒng)令,其具體內容是“認識到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談判的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這意味著“不能”,但并不意味著“不想”。澤連斯基說,該法令主要是為了阻止烏克蘭反對派和俄羅斯單方面談判,并不適用于總統(tǒng)本人,總統(tǒng)可以在任何時候決定是否和俄方談判。
5月19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出席活動。當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就俄烏問題通電話。特朗普在通話后說,俄羅斯和烏克蘭將立即啟動談判,以實現(xiàn)停火。圖/視覺中國
“停火談判已經陷入三方博弈”
《中國新聞周刊》:本次伊斯坦布爾談判后,俄烏雙方同意繼續(xù)進行第二輪談判。下一次談判可能在何時進行?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議題?
博特尼克:一切順利的話,雙方可能在2到4周內進行第二次談判。我推測,第二次談判會非常正式,雙方都會準備好一些文件,并各自堅持立場,不做讓步。如果雙方都不愿改變,又缺乏外部力量的推動,我懷疑第二次談判將是本輪烏俄直接接觸的“最后一談”。
過去一年,我們一直試圖尋找可以和俄羅斯共同討論的問題,比如能源、人道等領域的事項,但我認為效果并不好,因為問題和分歧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烏克蘭還需要在歐洲和美國盟友間尋找利益平衡點。烏克蘭很難維持這種平衡,因為各方都處于變化中。
一方面,現(xiàn)在歐洲國家稱自己為烏克蘭的“盟友”,而美國政府稱自己是“調停者”,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也早已不像拜登政府時期那樣處于主導地位,歐洲國家在財政和軍事上的支持占比已經超過了美國。但另一方面,美國在情報及先進武器上的支持能力,是沒有國家真的能替代的。最重要的是,在戰(zhàn)略上,烏克蘭依然非常依賴美國。
不過,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全沒有可以期待的進展。一些人道主義話題值得關注,比如進一步交換戰(zhàn)俘、移交遺體等,這些成果能讓烏俄雙方都獲得公共聲譽。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特朗普會怎么做?顯然,特朗普已經意識到,如果沒有他直接參與,烏俄直接對話將很難進行下去。目前,特朗普已經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周內實現(xiàn)美俄領導人會談的突破。如果美方愿意站出來,和烏俄一起承擔起推動和平的責任,那么我們或許能看到新的進展。
《中國新聞周刊》:你似乎并不期待俄烏第二次談判能就澤連斯基多次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達成共識。多個消息源都指出,這是烏克蘭代表最關注的問題。俄羅斯專家則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停火談判并非越快越好,應當在技術上做更多的準備,以確保執(zhí)行順利。停火談判目前的僵局,是因為技術問題嗎?
博特尼克:這個問題非常復雜,技術原因恐怕不是重點。首先,俄羅斯反對目前的停火方案,是因為他們擔心重復《明斯克協(xié)議》的情況:從2015年到2022年,停火總體上得到了執(zhí)行,沒有大的戰(zhàn)事發(fā)生,但政治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因此,這一次,俄羅斯方面要求烏克蘭在停火的同時要做出政治上的讓步。
其次,俄羅斯認為他們正在贏得戰(zhàn)爭。在這個邏輯下,任何停火都對烏克蘭更加有利,因為我們可以利用停火周期重新恢復戰(zhàn)斗力。
再次,從國際輿論看,澤連斯基是30天停火方案的最初提出者,如果俄羅斯同意這一方案,會被視為俄羅斯的讓步、烏克蘭的勝利。
所以,我們看到,俄羅斯在此前的談判中曾提出一系列關于停火的初步條件,包括要求西方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解除對俄羅斯的部分制裁等。“無條件停火”,事實上指的是烏克蘭要“無條件停火”。
不過,在這場博弈中,特朗普的立場更傾向于實現(xiàn)停火,從而宣稱自己取得巨大的和平成就。他并不那么看重達成最終的和平協(xié)議,而是會將停火后的談判責任推給烏克蘭和歐洲人。所以,在停火與否、如何停火的問題上,實際上存在烏克蘭、俄羅斯、美國三種立場,博弈的結果還很難判斷。
作者:曹然(caoran@chinanews.com.cn)
編輯:徐方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