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美關稅戰沒有結束,而是才剛剛開始。就在很多人都不以為然的時候,特朗普政府又要加新的關稅了,而且涉及到很多產品大規模加關稅,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算不算撕毀協議?他們要干什么呢?有媒體報道,下輪談判很可能在6月份,特朗普要干什么,也就不難理解了。
關于中美關稅戰,最近有3個新動向,非常值得關注。
第一個動向,5月18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我們的目標不是與中國脫鉤,而是開放市場、恢復平衡。
他說,我們將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特別是非戰略商品的貿易,并且以較低的關稅水平進行。與此同時,我們致力于將醫藥、半導體和鋼鐵等關鍵行業回流,以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
這就是他們的真實意圖?5月12日之后,貝森特對我們的話風變了,不再胡說八道了。
有人說,貝森特小心翼翼不觸碰中國的敏感神經,要么是上次在瑞士受到什么打擊了,要么是在為下一輪談判做準備。
下一輪談判是什么時候呢?上次會談結束后,瑞士官員曾經說,中美將在7月舉行下一輪談判。
但是,現在特朗普越來越著急了,所以有媒體透露說,談判很可能在6月份。
前幾天,中美貿易代表在韓國G20會議期間會面,很可能就是商討下輪談判的安排。
第二個動向,最近,美國又在找借口,要加新的關稅了。
前幾天我們提到,5月9日,《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已經開始對商用飛機、噴氣發動機和相關零部件的進口進行調查,這可能導致加征新的關稅。
瑞士會談期間,美方曾經承諾在未來90天內盡量避免加新的關稅。
很明顯,全面關稅加不起了,美方試圖通過對特定行業的調查,找到“充分證據”,再加新的關稅。
這樣既可以不違背在瑞士的承諾,又可以繼續虛空造牌。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能源部對中國制造的電源逆變器啟動了安全審查,核心爭議在于部分設備中發現未在產品文檔中列明的通訊模塊。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美方專家在拆解中國太陽能逆變器和電池時,發現內置蜂窩無線電等未登記通訊組件,認為其可能繞過防火墻,形成未授權的遠程通信渠道。
事實上,別人設計的,美國人也不懂的產品,其中有他們沒見過的通訊模塊,這不是很正常嗎?
那么這事怎么辦呢?有專家認為,要么禁止銷售,要么加關稅。為什么加關稅也行呢?因為目前找不到替代產品,禁止銷售行不通,加征懲罰性關稅,可以要求中方修改產品。
這事并不是孤例,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提議對中國14類產品增加新的301關稅,其中包括清潔能源設備。
同時,多項針對中國產品的“232調查”正在進行中,涉及半導體、礦產、藥品、銅材、木材及商用飛機零部件等多個關鍵領域。
這是要大規模加新的關稅了?在新一輪談判之前,又來虛空造牌?
第三個動向,特朗普的兩個謊言,明顯在欺騙中國。
或許因為中東訪問大獲成功,特朗普有些飄了。
據路透社報道,5月15日,從中東飛回美國的空軍一號上,特朗普跟記者聊起了中美貿易。他說想訪華談談能源和高科技的公平交易,還說中國在沙特、卡塔爾的能源合作可能會推高全球油價。
如果中美能在能源和高科技領域公平交易,例如我們買美國能源的同時,也可以買美國的先進芯片,中美貿易逆差就不會那么大了。
另外,我們跟沙特、卡塔爾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會推高全球油價?聽起來蠻像那么回事的,實際上石化能源仍然占據主導地位,至少目前根本不會威脅到油價。
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中,特朗普再次提到他想訪問中國,并強調中美關系至關重要。
但是他話風一轉,竟然說,如果不是他當美國總統,中國早就崩潰了。
這話的意思,好像他訪問中國是為了去拯救中國,這未免太可笑了。
如果不是特朗普大打關稅戰,而是選擇跟中國合作,中美也不至于這么緊張,雙方不但不會受到沖擊,反而會越來越好。
很顯然,特朗普再次試圖通過不斷喊話,撒謊開條件,吸引我們的注意,從而達成訪華的目的,為他積累政治資源。
《時代》雜志開始鼓吹,中美領導人會晤的時候到了,還喧染說,一場成功的面對面會談,能使中美都取得想要的外交勝利,避免沖突升級,如果拖得太久,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
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也就那么幾招,反復使用,他們難道就不累嗎?好好坐下來談不好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