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滿頭白發的男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走下飛機的那一刻,故事似乎塵埃落定。他叫阿桑奇,維基解密的創始人,曾經讓美國政府顏面盡失的“刺頭”。
14年的全球追逃,7年的大使館蝸居,5年的英國牢獄,換來的卻是向美國低頭的結局。2024年6月24日,他認了罪,坐著飛機回到了澳大利亞。
可這背后,是怎樣的辛酸與無奈?一個揭露真相的人,怎么就落得如此下場?美國的手腕有多黑?澳大利亞的態度有多軟?真相到底值不值得用半生去換?
要說這事兒的起點,還得回到2010年。那時候,阿桑奇搞了個網站,叫維基解密,專門抖露各國政府的黑料。尤其讓美國坐不住的,是他放出了一堆關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機密文件。
這些東西,可不是什么光彩的秘密,而是赤裸裸的丑聞。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美軍在巴格達開著阿帕奇直升機,對著地面一通亂掃,11條人命沒了,其中還有兩個路透社的記者。
這種事兒,要是沒有阿桑奇豁出去曝光,普通人哪能知道?美國嘴里喊著自由民主,可背地里干的卻是屠殺平民的勾當。阿桑奇這一揭,把美國的老底掀了個底朝天,美國自然咽不下這口氣,直接把他列成了頭號目標。
美國一急眼,阿桑奇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他先跑到了瑞典,想喘口氣,可沒多久,國際刑警組織就甩出一張紅色通緝令,說他涉嫌性侵兩名瑞典女子。
這罪名來得蹊蹺,阿桑奇一口咬定是栽贓,可誰信呢?他沒辦法,只能接著跑,輾轉到了英國。為了不被抓,他一頭扎進了厄瓜多爾大使館。那地方不大,他就這么窩了7年,整整7年啊。
中間,瑞典那邊突然說不追究了,可這并沒讓他好過多少。因為厄瓜多爾的政局變了,美國一施壓,大使館就不保他了。2019年,他被硬生生拖了出來,英國警察二話不說把他塞進了監獄,一間3米長2米寬的小屋子,就這么關了起來。
進了英國監獄,阿桑奇的麻煩還沒完。美國這時候跳出來,指控他犯了18條罪,加起來能判175年。175年是什么概念?一輩子都不夠蹲的。阿桑奇當然不干,他死活不愿意被引渡到美國去。全世界不少人也看不下去了,覺得這事兒太離譜。
畢竟,他又不是美國人,就是個搞網站的,把美國自己人漏出來的材料發了出來,這難道不是新聞自由嗎?可美國不這么想,他們眼里,阿桑奇就是個威脅,非得把他摁死不可。這時候,澳大利亞政府本該站出來說句話吧?畢竟阿桑奇是他們的人。
可現實是,澳大利亞幾屆政府都跟啞巴似的,一聲不吭,眼睜睜看著美國折騰自家公民。老百姓急了,有民調說,71%的澳大利亞人都覺得阿桑奇不該受這罪,可政府就是不動彈。
就這樣,阿桑奇在監獄里熬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澳大利亞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站出來喊了話,說差不多得了,放人吧。這話起了點作用,美國終于松了口,跟阿桑奇談了個條件。
他得認罪,承認自己泄露了軍事機密,美國這邊就判他62個月的刑期,正好跟他已經在英國蹲的時間對上。
2024年6月24日,阿桑奇總算坐上了回家的飛機。不過,他認罪的地方挺有意思,不是在美國本土,而是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島。為什么選那兒?阿桑奇怕了,怕美國說話不算數,去了本土又把他扣下。他這小心翼翼的樣子,真是讓人看著心酸。
飛機落地澳大利亞的那一刻,阿桑奇滿頭白發,滿臉滄桑。14年的逃亡,半輩子的抗爭,換來的是這么個結局。他年輕時意氣風發,想用真相改變世界,可到頭來,卻成了國際政治的犧牲品。
這事兒讓人忍不住想,真相到底有多大分量?值得一個人搭上半輩子去追嗎?美國一邊喊著自由,一邊對揭露它丑事的人下狠手,這雙標嘴臉誰看不明白?澳大利亞政府呢,關鍵時候不護著自己人,反而縮在一邊看戲,這算哪門子擔當?阿桑奇這半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太多讓人不舒服的東西。
說到美國,他們追殺阿桑奇的理由很簡單——他壞了規矩,動了利益。曝光戰爭罪行,讓美國在全世界丟了臉,這種事他們忍不了。阿桑奇要是揭的是別國的黑幕,估計早就被捧成英雄了。
可惜,他選錯了對象。更別提那些機密文件里,還牽扯到澳大利亞跟美國的一些勾當,澳大利亞政府哪敢吭聲?只能裝聾作啞。說白了,阿桑奇的遭遇,就是大國博弈下的小人物悲歌。他想做的事,太大了,大到他一個人扛不住。
這14年,阿桑奇從瑞典到英國,從大使館到監獄,跑了一圈又一圈,可逃來逃去,還是沒逃出美國的影子。7年大使館的日子,困在幾平米的小空間里,連陽光都見不著。
5年英國監獄的生活,每天面對的是鐵窗和高墻。身體垮了,頭發白了,連精神都快被磨平了。他堅持了那么久,到最后還是得低頭,這滋味,誰能懂?有人說,他認罪是向現實妥協,也有人覺得,他只是想回家,想自由。可不管怎么說,這結局都讓人心里堵得慌。
回過頭看,阿桑奇的故事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故事,而是這個時代的一個切面。新聞自由聽著好聽,可真碰上國家利益,誰管你自由不自由?美國標榜的價值觀,到了關鍵時候就成了空話。澳大利亞政府的軟弱,也讓不少人寒了心。
阿桑奇用自己的半生,換來了這些真相,可這些真相,又改變了什么呢?他回到澳大利亞,算是解脫了,可這解脫背后,是多少苦澀堆出來的?哥倫比亞的總統說得挺實在,“對阿桑奇的折磨,就是對新聞自由的攻擊。”這話聽著重,可細想想,還真有道理。
寫到這兒,我不禁想問,阿桑奇這輩子,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他揭露的真相,讓我們看到了美國的另一面,可他自己卻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
你說,他這堅持值不值?要是換成你,面對這樣的壓力,你會選真相還是自由?這個問題,沒啥標準答案,可每個人心里估計都有桿秤。
阿桑奇的故事,留下的不只是傳奇,還有一堆讓人想不明白的疑問。你們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