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突然傳出一條消息,震驚了整個外交學院。當時在年僅21歲,在外交學院擔任世界經濟教研室教員的厲聲教,被選入外交部工作,主要負責領土邊界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最重要的是,厲聲教進入外交部期間,正值周恩來親自兼任外交部長期間,足可見厲聲教的含金量。
不僅如此,當時的國際法專家劉澤榮,在厲聲教進入外交部以后,更是直接收他為入室弟子。這可不是單純的師徒關系,而是傳承候選人,也可以稱之為接班人。厲聲教在當時名聲不顯,而劉澤榮卻已經是領域泰斗,厲聲教如此年輕卻受到劉澤榮的如此器重,如何能不讓人側目?
這條消息傳出來以后,很多不知內情的人都認為,厲聲教這位年輕人了不起,同時運氣也不錯,能夠如此年輕就加入外交部,又受到劉澤榮的器重,更得到了周總理的認可。但真正了解厲聲教的人,卻深知厲聲教的不凡,更清楚厲聲教這次加入外交部之前,曾經兩次拒絕了外交部的邀請。
姜子牙后代
厲聲教是江蘇人,家境已經不能用優渥來形容,簡直就是社會名流家庭。厲聲教的父親厲麟似,在民國時期擔任教育司司長,母親是當時的上海名媛。厲聲教自幼對地質學非常感興趣,也很早就展現出了這方面的過人天賦,這才在后來考入了南京大學地理系,打算繼續在這個領域深耕。
筆者翻看了厲聲教的成長履歷,稱之為天才也不為過。厲聲教在得天獨厚的成長氛圍中,天賦得到了極大的施展空間,8歲能夠作詩,10歲以后便能用中英雙語寫文章。
筆者還發現,厲聲教的天賦基因并非完全來自當司長和外交官的父親,以及當鋼琴家的母親。若認真追溯厲聲教的先祖,竟然發現他是姜子牙的后人。即便在清朝也有著名的先人,按照族譜來推算,厲聲教是清代文豪厲太鴻的七世孫。同時,清代著名詩人厲鶚,也是他的先祖。
這些祖上優秀的基因,幾乎全都在厲聲教身上激活。因此,厲聲教在南京大學就讀期間,無論是學業還是各類體育項目,竟然都是出類拔萃的存在。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樣的人已經可以稱之為能文能武。而且,厲聲教就讀期間還用英文著過書,英文應用水平之高,翻譯之準確,令人拍案叫絕。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厲聲教精通英語,可以完美翻譯中英雙語文件。厲聲教又對地質學十分喜愛,經過多年的深究,讀大學時已經有自己很深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厲聲教自幼受當外交官的父親影響,對外交領域十分熟悉,這三點結合到一處,更讓厲聲教成為當時國內難以尋覓的高端人才。
而我國外交部當時最缺這樣的人才,因為建國之初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其中與鄰國邊界的敲定,更是這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無論是中印、中緬等邊界,都存在了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若想妥善解決這些邊界問題,不僅要想出合適的處理辦法,還要精準翻譯,否則要鬧出很大的國際問題。這種憂慮絕非杞人憂天,當時已經有過先例,而厲聲教則成為外交部處理這類工作的關鍵目標人物。
三次邀請才“出山”
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外交部派人去了一趟外交學院,邀請厲聲教進外交部工作。在普通人眼中,大學的一個普通教員,突然接到外交部的邀請,自然是要欣喜若狂的。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相信讀者朋友們都能輕易看出來,外交部最初可能也是這樣的想法。
外交部當時負責去外交學院邀請厲聲教的人,是一個干部科的年輕人。此人見到厲聲教以后,態度算是比較平和,雖然沒有高高在上,但也沒有過度熱情,差不多是以通智的口吻與厲聲教交流。
其實,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講,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一來是外交部需要人才,對時任大學教員的厲聲教確實是一個好機會。當時學校里的同事和領導知道這件事以后,也都紛紛勸他趕緊過去那邊,但厲聲教最終卻沒答應,幾乎在所有人的不理解中第一次拒絕了干部科的人。
厲聲教也并不是賭氣,他當時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希望繼續在大學里研究國土開發。厲聲教說的是真心話,對于厲聲教而言,他在生活方面不缺錢,在精神和文化領域有底蘊。既然不想去外交部搞談判,留在大學這種適合做研究的環境中,確實更有利于鉆研。
只不過,外交部可不想就這樣放棄,于是很快又派人過來找他。這一次,外交部派來的人級別更高了,除了干部科領導親臨以外,同行的還有一位副主任,足可見誠意。三人在南大招待所的小院見面以后,由于有過接觸,這一次談話更加開門見山了一些。
副主任和干部科的領導沒有任何隱瞞,直接表達了外交部缺少精通地理和能夠精準翻譯中英語言的人才,這次來希望能爭取到厲聲教加入。兩位如此級別的人物,盛情邀請一位21歲的年輕人,這樣的場面著實罕見。
但厲聲教的表現卻顯得頗為平淡,聽完對方的想法以后,只說了一句對此事不太感興趣,頓時讓這次談話墜入了冰點。后來,副主任還是希望厲聲教能夠再考慮考慮,畢竟國家培養了他八年,如今國家有需要,也希望他能挺身而出,但厲聲教最后還是拒絕了。
厲聲教以為這件事就此結束,卻沒想到很快又有人代表外交部來找他。這一次來的人名為劉澤榮,當時已經年過古稀。劉澤榮是領域泰斗,威望很高,平日里已經很少參與工作,大多數時間都在搞研究。
厲聲教對劉澤榮的名頭自然如雷貫耳,也對劉澤榮十分尊敬。得知此次過來的人是劉澤榮,厲聲教十分恭敬的接待了劉澤榮,只是他還是不太愿意加入外交部。但劉澤榮見到厲聲教以后,沒有談邀請他加入外交部的事情,而是提到自己讀過厲聲教的一篇文章,對文中的一句話記了整整三天。
劉澤榮的這句話一出,讓同為深耕領域的厲聲教如遭雷擊,深切的感受到了這位資深老前輩對自己的肯定。沒等厲聲教開口,劉澤榮又繼續補了一句,語重心長的對厲聲教講,如果他堅持不肯進外交部,自己這么多年來的研究和心血,可能就要全都付諸東流了!
短短兩句話,沒有談邀請,沒有談待遇,劉澤榮卻讓厲聲教這位年輕人感受到了前輩的耕耘和信任。這一次,厲聲教沒有拒絕,劉澤榮也成為了他的恩師。此后,厲聲教在外交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解決了很多邊界難題,證明了外交部領導當年果然是慧眼識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