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人常說"手握尚方寶劍,天下莫敢不從"。
在大唐盛世,有一物雖非利劍,卻勝似千軍萬馬——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親筆頒發給唐僧的通關文牒。
這小小紙片,走遍十萬八千里,過了一百一十國,無人敢攔。為何一個和尚帶著三個徒弟,靠著一張紙就能橫行天下,這張紙究竟寫了啥?
唐僧被封"御弟"
《西游記》中的唐僧,別看平日里慈眉善目,他可是有大來頭的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給他發了通關文牒,還在文牒上明明白白寫著"御弟"二字。這"御弟"啥意思?就是皇帝干弟弟!
這事得從頭說起。唐僧本名陳玄奘,自幼聰慧過人,十三歲就出家為僧。
在他之前,已經有九位高僧嘗試西行取經,全都沒能成功,這九位高僧都是他的前世。
最后一次轉世成唐僧,趕上了大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黃金時期。
李世民為啥對唐僧這么好?
一來是唐僧學識淵博、品德高尚;二來李世民本人也信佛,且重視文化交流。
三來還有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傳說李世民曾去地府走了一遭,是金蟬子(唐僧前世)指點他回陽間的路。
這份救命之恩,讓李世民對唐僧格外照顧。
"御弟"這個稱號分量十足,意味著唐僧走到哪里都代表著大唐皇帝的顏面。
要知道當時的大唐,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各國聞風喪膽。誰敢得罪皇帝的干弟弟?那不是找死嗎!
通關文牒的超能力
這通關文牒到底寫了啥,威力這么大?
《西游記》第五十回有詳細記載。
文牒上不僅有唐僧的身份信息,還有李世民的親筆簽名和皇家印璽,更重要的是明確要求沿途各國"照顧圣僧食宿"。
這可不是普通的介紹信,而是皇帝下的圣旨!
要知道當時沒有酒店、沒有餐廳,唐僧師徒四人要是沒有安排,那吃住都成問題。
有了這文牒,走到哪個國家,當地國王就得負責他們的食宿問題,還得派人保護送行。
更絕的是,這文牒還規定各國國王必須在上面蓋章簽字,作為他們尊重大唐使者的證明。
這么一來,越往后走,文牒上的印章越多,威懾力也就越強。
試想,前面一百個國王都恭恭敬敬地蓋了章,你一個小國王敢不蓋嗎?
唐僧師徒一路上遇到妖怪時,常常亮出通關文牒喊一句:"我是大唐太宗御弟三藏法師,奉旨西天取經!"
很多明白事理的妖怪一聽這話就蔫了——惹了這和尚,就是惹了大唐朝廷??!
大唐國際范兒
通關文牒能有這么大威力,離不開當時大唐的國際地位。
唐朝初期特別是貞觀年間,大唐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真正做到了"海內殷富,府庫實滿"。
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人口超過百萬,來自各國的使節、商人、留學生多達十幾萬。
城內坊市分明,四方商賈云集,波斯商人、粟特人、日本遣唐使、高句麗人、新羅人走在街上比比皆是,各國語言在市井中交織,一片繁榮景象。
李世民本人也非常注重對外交流,主動派使者出訪鄰國,接待外國使臣時禮遇有加。
各國都知道大唐國力強盛,不敢輕易得罪。唐僧的通關文牒,正是借著這股東風,才顯得如此管用。
當時的佛教在東亞地區影響深遠,唐僧此行不僅有大唐政治力量的背書,還有佛教文化的加持。
文牒上提到他是去西天取經的,這在佛教信仰者看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使命。
觀音菩薩暗中安排,如來佛祖在靈山等候,這都為通關文牒增添了一層宗教威嚴。
紙牒救命
別以為有了通關文牒就萬事大吉了,唐僧師徒一路上還是遇到不少險情的。通關文牒雖好,也得有人認識字、講規矩才行?。?/p>
比如在車遲國,當地國王被三個妖怪蠱惑,大搞道教,排斥佛教。
唐僧師徒到了那里,差點被當成間諜抓起來。
幸好孫悟空機智,在唐僧亮出通關文牒后,又用神通助唐僧在斗法中勝出,這才化險為夷。
還有那烏雞國,國王被奸臣害死,變成厲鬼向唐僧求救。
按理說,烏雞國這種小國本可以不鳥大唐的文牒,畢竟路途遙遠,一時半會兒李世民也管不著。
但文牒就是有這個震懾力,再加上當地百姓和大臣都敬畏大唐,使得唐僧能順利介入此事,最終幫助冤鬼國王還陽復位。
最離譜的是唐僧碰到那些不講理的妖怪,看不懂文牒或者根本不把人間國王放在眼里。
遇到這種情況,通關文牒就不太管用了,還得靠孫悟空的金箍棒說話。
不過,這些妖怪大多是天上神仙下凡或者觀音菩薩安排的劫難。
目的是鍛煉唐僧師徒的意志,測試他們的決心,本就不在通關文牒的覆蓋范圍內。
幕后推手
表面上看,通關文牒是李世民發的,唐僧是主角,可實際上,這場西行取經的大戲,是佛教界精心策劃的一場"劇本殺"。
觀音菩薩早就挑選好了取經人選,安排了一系列劫難和幫手。如來佛祖坐鎮靈山,統籌全局。
他們要的是真經,更是通過唐僧這個凡人的堅持不懈,向世人展示佛法的偉大。
唐僧前世金蟬子本是如來座下弟子,因為一時聽經走神被貶下凡,要歷經九世才能重返靈山。
前八世均在隋朝時期轉世,都沒能成功。
第九世才趕上大唐國力強盛,才有了通關文牒這個強力外掛,再加上三個神通廣大的徒弟保駕護航,這才有了成功的基礎。
李世民雖然只是這場大戲中的配角,卻因為他的通關文牒,為唐僧的西行之路掃清了許多世俗障礙。
沒有大唐的國威撐腰,唐僧可能連第一關都過不了,更別說十萬八千里、一百一十國?
通關文牒的神奇之處,正在于它巧妙地把大唐的政治力量和佛教的宗教力量結合在一起,讓唐僧既有皇帝干弟弟的世俗身份,又有取經人的神圣使命,雙管齊下,所向披靡。
《——【·結語·】——》
一張薄薄的通關文牒,承載著大唐的國威和李世民的個人威望,護送唐僧師徒穿越千山萬水。
它不僅是一個故事中的道具,更是古代東亞地區國際關系的縮影。
可想而知,當大唐的國力強盛到一定程度,連一張蓋了印的紙都能震懾四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