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醫保實際報銷只有這么少嗎?為什么跟我自己算的不一樣?”“別急!醫保報銷并不是簡單的‘總費用×報銷比例’,接下來讓為您舉例拆解吧!”
提問:醫保報銷是總費用×報銷比例嗎?
答案是:不是的,醫保報銷并不是簡單"總費用×報銷比例"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醫保報銷≠“總費用×報銷比例”,咱們看病花的錢其實分兩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醫保政策范圍內費用)和不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醫保政策范圍外費用)。
?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使用醫保三大目錄內產生的甲類、乙類費用可納入報銷范圍。
?不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的:使用醫保三大目錄外的進口藥、自費耗材、VIP病房等不能報銷。
?? 重點來了!
醫保政策說的報銷比例(比如70%、90%)只針對“能報銷的部分”計算,在這些能報銷的費用中,像起付線、醫保三大目錄內的個人自付部分等也是需要個人負擔。
醫保報銷的錢=【(甲類藥品的全部費用+乙類藥品、乙類診療項目扣除自付部分+其他符合醫保規定的費用)-起付線】×相應報銷比例
舉例說明
參保人小張為在職職工,在北京三級醫院門診就醫時,花費總金額10000元,其中乙類藥品500元,需個人負擔50元(10%),乙類治療400元,需個人負擔32元(8%),自費費用為700元,起付線需個人負擔1800元,此外,在職職工在三級醫院門診的報銷比例是70%。
按照以上內容涉及計算步驟為:
醫保內金額:10000元-1800-50-32-700=7418元
按照報銷比例最終報銷結果:
7418×70%=5192.6元。
提問:實際報銷比例受哪些因素影響?
回答:以門診為例:
1.門診治療,醫生開具的藥品、治療項目不在醫保三大目錄范圍內,需要個人負擔這部分費用。
2.根據醫保報銷政策,門診報銷設有起付線,起付線以上的費用才能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3.部分藥品、治療項目需要個人先行承擔一定比例費用,剩余部分才能按比例報銷。
此外,異地就醫需執行當地醫保目錄比例,也會影響醫保實際報銷比例。
提問:職工醫保斷繳后,如何重新參保?
回答:對于這類人員,與單位有穩定勞動關系的,應隨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沒有穩定勞動關系的,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由個人按規定繳費,享受與職工醫保同等待遇。
如果暫時未能就業或不想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應及時參加常居地或戶籍所在地的城鄉居民醫保,避免醫保關系中斷而沒有醫療保障。同時,也可以找小豆網這樣的專業人力資源平臺,小豆網是專注自由職業者及失業人群社保代繳的正規機構,讓您避免因醫保關系中斷導致待遇受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