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拉瑪依維吾爾語意為“黑油”,因境內的黑油山而得名。5月16日,走進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克石化),記者看到,原本黑色黏稠的原油,經過一系列工藝變成像純凈水一般的幾十種高檔白油,并且可用在食品生產設備的潤滑和化妝品、食品加工、疫苗等領域。
“食品級白油的用途在哪些方面?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嗎?”面對這一問題,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專家李榮介紹道,“我們生產的食品級白油品種齊全,這些白油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機械潤滑與冷卻,脫模拋光、保鮮方面等都會適用。雖然它符合構架食品的全系列、各種牌號的標準要求,但并不建議直接食用。”
除了白油,克石化以環烷基稠油為原料,通過科技創新和稠油深加工特色加工工藝,還生產出變壓器油、冷凍機油、橡膠油和瀝青等高品質的特種油品。稠油的“72般”變化,也推動著這家企業技術水平的不斷升級。
“在公司不斷進行技術研發時,我們車間也在摸索更高效的管理模式。”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煉油三部車間主任馬洋介紹道。
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及企業精細化管理要求不斷提高,車間一線職工提升技術水平的主動性也不斷增強,員工的思想意識也實現了從“生產型”到“經營型”的轉變。
“以前大家想著安排多少活兒就干多少,主觀能動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考慮得比較少,”馬洋說,“現在有了一套更精準的操作標準,讓一線職工增強了降本增效的意識,再加上公司的創新獎勵,也讓不少職工在技術提升上有了積極性。”
據馬洋介紹,去年,車間一名職工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某項已被精簡的操作流程還能再簡化,于是他將意見提到了車間班組會上,最終通過實操驗證,該意見被應用到了實際的工作中,“經過一年驗證,這條建議為公司節省了約600萬的生產費用。”
“在跟著師傅學習時,我們有什么新點子、新方法告知師傅,雖然師傅第一時間不一定贊同,但總會給我們機會表達實意,甚至會加入其中,完善創新。”聊起車間的工作,“90后”職工馬敏并不覺得枯燥,反而帶著興奮感,“就像打怪一樣,創新讓我有了更多期待。”
據了解,建于1959年的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經過60多年發展,目前年加工能力達600萬噸,是世界級環烷基產品基地,國內最大的高檔白油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石油重要的稠油加工、高檔潤滑油、瀝青生產基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