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新人展示婚書。記者 宋亦敏攝
5月20日,“長樂和鳴·周韻良緣”2025年福州市長樂區集體婚禮在和平街166號廣場舉行。12對新人身著玄纁周制婚服,依古禮成婚,用實際行動踐行婚俗改革,弘揚文明新風。
活動當天,天空飄灑細雨,但未減喜慶氛圍。在莊重悠揚的古樂聲中,新人依次步入會場,在主持人的引導下依禮行天揖、土揖、肅拜、交手等傳統儀程,并通過合巹、結發、盟心等儀式互許誓言。儀式結束后,新人代表現場宣讀《移風易俗倡議書》,號召婚事新辦、抵制高價彩禮,盡顯新時代青年風貌。領導嘉賓們為新人頒發結婚證書的環節,則將整場婚禮推向高潮。
記者了解到,參加本次集體婚禮的新人中,既有本地成長的長樂兒女,也有來自全國各地、在長樂工作生活的新市民。全國婚姻登記通辦政策的落地實施,為異地戀人跨區域辦理婚姻登記提供了便利條件,也為集體婚禮的順利舉行創造了良好環境。
活動現場,來自泉州的王文庫和南平的王宇夫婦難掩興奮。“原本還擔心異地登記手續繁瑣,沒想到不僅可以順利登記、領證。還能在這么隆重的集體婚禮上完成人生大事,簡直像做夢一樣!”王宇高興地說。此外,活動現場還同步設有婚俗文化展示區、游園互動點及一站式婚博服務專區。各相關單位志愿者現場發放《婚姻新風倡議書》,宣講“喜事簡辦”“婚事新辦”等理念,推動文明婚俗觀念深入人心。
新人盧慧琳告訴記者,她與愛人都是“新長樂人”,這里的婚俗改革氛圍濃厚,身邊不少朋友結婚都選擇簡辦,社區還常組織婚戀講座,讓他們也能深度融入,“原本擔心異地辦婚禮麻煩,這場集體婚禮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還讓我們在傳統禮儀與文明新風中留下了難忘回憶”。
近年來,長樂區持續推進婚俗改革,通過宣傳宣講、婚戀交友、集體婚禮等多種形式,引導群眾轉變婚嫁觀念,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明顯減少,婚事新辦、喜事簡辦蔚然成風。作為婚俗改革試點地區,長樂不斷豐富實踐載體,建成全市首個婚俗文化館,打造移風易俗文化長廊、“幸福公交”等流動景觀,推廣領導頒證、集體婚禮等新型婚俗形式,讓文明婚俗理念更具象、更可感。婚姻登記“全國通辦”的實施,也進一步彰顯改革的人文關懷與制度溫情。
“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家庭幸福指數’為標尺,持續優化婚姻服務生態,讓婚姻回歸情感本質,讓文明新風融入長樂這座愛與溫暖的城市。”長樂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松說。(記者 宋亦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