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俄烏之間的談判剛剛結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沖突再次打響,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以方發動了更大規模的地面戰爭,似乎要徹底“占領”加沙。
以色列政府近日宣布,在加沙地帶啟動一項名為“基甸戰車”的地面行動,還“允許”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重新進入加沙,并推動“結束沖突”的談判。
中美同時有動作,以色列意欲何為
更加讓人感到緊張的是,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發布警告,將以色列境內多處區域進行標注,提醒中國公民盡快撤離或轉移。
參考以往的經驗,這種信號似乎表明了當前加沙地帶及周邊地區安全局勢的急劇惡化,而且不僅僅是基于當前的具體沖突事件,還可能綜合考慮了未來局勢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
這還不算完,“巧合”的是,美方也在同一時間做出調動,大批美軍機開始從迪戈加西亞島基地撤離,除了此前撤走并替換B-2轟炸機之外,還將至少4架KC-135R加油機也撤離了該地區。
再結合以色列國防軍近期發動的大規模空襲行動以及地面部隊部署來看,美軍的撤軍行為或許是為了避免直接卷入即將到來的更大規模沖突,從而降低自身損失的風險。
回顧近期以色列一系列針對加沙的軍事行動,不難看出以方正在執行所謂的“進一步擴大軍事行動”的計劃。
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更是不加掩飾地支持,以方的目的就是要“接管整個加沙地帶”,為實現這一目標,以軍已經醞釀了很久。
一般來說,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分為“空襲階段”與“地面推進階段”,空襲階段摧毀敵方關鍵設施和武裝人員,為地面部隊創造條件;地面部隊隨后進入加沙地帶核心區域,試圖建立控制區。
以方的打算,可能是要對加沙北部和南部的交通樞紐、哈馬斯軍事設施密集區在內的“關鍵位置”完成控制,切斷哈馬斯組織的補給線、削弱其反擊能力,并為后續擴大控制范圍奠定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件事情比較反常,那就是作為以色列背后的“堅定支持者”,美方卻罕見地想要置身事外,美以之間的分歧也再次被擺到了明面上。
美國在中東布局有變,美以分歧日益加劇
這種“分歧”并非突如其來,很可能是美國中東戰略變化所導致的,比如此前特朗普在訪問沙特、阿聯酋等中東關鍵國家時,未將以色列納入行程,打破了以往美國領導人將以色列作為中東外交核心的傳統模式。
這顯然和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有關,相比于無限地向以色列提供支持,美方現在更看重與中東產油國的經濟合作。
此外,特朗普在第二個任期內面臨國內政治壓力,需通過在中東快速達成外交成果(如也門停火)來提升支持率,而繼續支持以色列和這個目標有著不小的沖突。
這也就導致了美國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時,未提前通知以色列,導致以方的強烈不滿。
但更讓以色列不滿的是,美國還和哈馬斯組織展開會談,美方想要從中東抽身,以方要展示強硬確保執政聯盟的穩定,雙方自然聊不到一塊去。
不過也不排除美以這是在逢場作戲,畢竟雙方在情報共享、武器供應等方面仍有深度合作,以色列更是美國干涉中東事務的核心力量,不會輕易放棄的。
美國作為以色列的主要盟友,在關鍵時刻故意制造一些摩擦,既能向國際社會展示其“獨立性”,又可以為以色列爭取更多的行動自由。
但無論美以究竟有什么目的,加沙即將面臨的新一輪沖突似乎證明,中方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中方此前曾在聯合國發聲,要求以方立即停火,為加沙人道慘劇畫上句號,但只要美國還在與這種努力背道而馳,以色列就會繼續猖狂下去。
未來的巴以局勢將走向何方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以軍發動的地面戰可能遭遇激烈抵抗,哈馬斯可能使用地道、游走戰等戰術,將沖突升級為長期僵持。
但按照目前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以色列有不小的可能會成功控制加沙地帶,制造更加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危機。
不排除美方會在這時登場,一邊在關鍵武器供應上繼續支持以色列,一邊“施加壓力”,迫使以色列做出一定的“讓步”,體現美方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對于整個中東地區來說,若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行動成功,可能重塑地區力量平衡,迫使沙特、阿聯酋等美國盟友重新評估形勢,也讓伊朗等美國潛在對手進一步“屈服”。
透過現象看本質,以色列此次突然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既是其國內政治的產物,也是中東地緣結構深度變化的縮影。
以方的種種表態,似乎都指向了一個顯而易見的情況:以色列此次軍事行動的目標遠不止于短期報復,而是意圖徹底改變加沙地區的權力結構。
一眾阿拉伯國家現在也許還可以對此“袖手旁觀”,但從歷史經驗來看,類似規模的軍事行動往往伴隨著長時間且高強度的對抗,其后果可能波及整個中東地區,沒有任何一方能夠置身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