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的聯合聲明傳出后,島內輿論場徹底炸開:“我們跪著送出臺積電,大陸站著贏回尊嚴”“臺灣歸西,美國拿芯片,大陸拿勝利”。4月,當特朗普政府揮舞“對等關稅”大棒時,臺海兩岸上演了兩場截然不同的戲碼。大陸商務部發言人用“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十字定調,旋即啟動稀土出口管制、加征美國農產品關稅等精準反制。而臺北的賴清德當局卻在24小時內拋出“五大獻禮”:加碼對美投資至1650億美元、承諾采購三倍美國天然氣、加速臺積電技術遷美,甚至將新臺幣匯率異常波動美化為“市場信心”。
臺積電生產線提前一年動工、千名工程師攜家屬赴美、核心設備裝箱啟運……這座被臺當局稱為“護島神山”的半導體巨擘,正以每月流失5%的速度變成“美積電”。島內中小企業主在PTT論壇哀嚎:“美國要臺積電是抽骨吸髓,賴清德還幫著遞刀子!”面對美國關稅霸凌,中國4月2日啟動的稀土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國軍工復合體的命脈。
五角大樓內部報告顯示,美軍稀土庫存僅能維持8個月,這正是中美談判桌上大陸敢于堅持立場的底氣。更令美國措手不及的是大陸的“經濟抗壓體質”。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大陸對東盟、中東貿易額同比增長23%,RCEP區域產業鏈重構抵消了關稅沖擊;反觀美國,因半導體短缺導致汽車工廠停工、家電價格上漲15%,中西部鐵銹帶選民把“撤銷關稅”標語插滿特朗普競選集會現場。這種此消彼長的態勢,讓美國貿易代表在日內瓦談判桌上不得不收起傲慢,取消91%的對華加征關稅,另外再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
當中美聯合聲明傳回臺灣時,臺南一家半導體設備廠的老板盯著生產線淚流滿面:“臺積電搬走三個月,我的訂單量跌了七成,現在連大陸客戶都轉向中芯國際了。”這番哭訴登上《中國時報》頭條,評論區涌入上萬條“跪美害臺”的怒罵。民進黨當局的“脫中入美”幻想在現實面前碎成一地。臺經濟部門最新統計顯示,對美出口受關稅影響暴跌28%。
而大陸宣布的30%優惠稅率讓臺商緊急重啟“大陸產線+臺灣接單”模式。更諷刺的是,被賴清德吹捧為“非紅供應鏈”典范的臺積電美國廠,因人力成本暴漲被迫將芯片定價提高40%,逼得蘋果轉頭與長江存儲簽訂百億訂單。回望這場驚心動魄的博弈,兩個細節耐人尋味:5月12日中美聲明發布前,談判地點是1954年中國發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日內瓦;而賴清德在同日向彭博社投書,字里行間仍充斥著“加碼投資美國”“擴大對美軍購”的諂媚。
這種跨越七十年的時空對話,恰似對“站著富強”與“跪著依附”的生動注解。島內網友制作的一張對比圖正在瘋傳:左側是1953年板門店談判桌上彭德懷將軍簽下停戰協議的鋼筆,右側是2025年臺積電赴美投資協議上賴清德顫抖的簽名,配文“前者讓列強學會尊重,后者讓臺灣學會卑微”。
當新黨議員侯漢廷質問“送出臺積電換到32%關稅是否值得”時,高雄碼頭堆積如山的滯銷鳳梨給出答案——那個曾幻想“倚美謀獨”的島嶼,正在為短視付出代價。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場關稅戰的硝煙終將散去,但一個民族挺直的脊梁,永遠不會在強權面前彎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