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軍事網站“1945”撰文稱,隨著殲36戰斗機的出現以及在未來不久后服役,它將很快成為B-21的“天敵”。因為B-21通常要進入關島的軍事基地中才能對第一島鏈執行任務,然而殲36的作戰范圍極廣,很可能讓B-21的“進駐”動作都變得極為困難,最終讓美軍徹底失去對第一、第二島鏈的控制。
▲殲36戰斗機
美國媒體認為,殲36至少有4個方面的巨大優勢,一是它的隱身能力得到了極致提升。在采用無尾三角翼布局和新型隱身蒙皮、涂料的情況下,它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非常低,比美國現役的大多數隱身戰機還要低1~2個數量級。二是殲36戰斗機的導彈裝載數量非常巨大,新型的霹靂導彈將有超過400千米的射程,殲36還能帶很多。
另外,殲36還可能裝備激光武器用于近程防御。超大的機身,使其不僅僅能夠執行戰斗任務,也能夠執行防區外對地攻擊。三是殲36的動力非常強悍。在3臺發動機的加持下,瞬間加速能力非常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預定戰位,實現快打快撤。最關鍵的是,殲36的體型碩大,作戰半徑也達到了空前程度。如果有加油機的配合,它至少可以在距離中國海岸線1000千米的西太平洋位置停留1~2個小時,然后攜帶空空導彈隨時蹲守。這種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將把美國直接推出對第一島鏈的控制區外,甚至連第二島鏈的關島基地也變得不再完全安全。
▲1945網站文章
美國媒體之所以這么“擔憂,是因為傳統上其隱身戰略轟炸機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內陸地區的目標保持著高威脅能力。過去,中國防空導彈性能一般且數量不佳,有大量的空白區域可以被美軍的B-2利用。然而,隨著解放軍海軍驅逐艦和陸軍的防空導彈性能越來越強悍,數量越來越多,美軍戰略轟炸機執行此類任務的難度已然大大增加。
美國擁有著數量龐大的巡航導彈,確實可以不用戰略轟炸機而對中國進行打擊。但問題在于,不是所有的目標都能被巡航導彈摧毀、比如地下設施、堅固工事等,因此仍需要戰略轟炸機投放自重巨大的攻堅彈,比如GBU-45。2023年11月首飛的B-21隱身戰略轟炸機,一般來說要執行以下3個方面的任務。一是防區外火力投送,即在對方的防空導彈攔截網之外投射各類空射巡航導彈。美國之所以要開發B-21,因為它的生存能力更強,性能更加穩定,且單價成本要比B-2轟炸機便宜很多。二就是最關鍵的“穿透性打擊任務”。即美國需要通過衛星系統來提前繪制目標對象的防空網情況,然后派B-21穿過防空導彈系統的漏洞,執行各類轟炸任務。
▲B-21
但是殲36的存在,將不得不迫使美軍開始重新考慮第二種戰術的可行性。殲36被認為是一種戰斗轟炸機,畢竟很可能超過5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已經遠遠不是普通戰斗機能比的,但它的遠程超視距空戰能力似乎一點也不弱。有意思的是,這一點本來也是美國希望B-21能做到的。在美國之前的宣傳中,認為B-21戰略轟炸機必須實現全頻譜隱身。不管是在S、X、P、L任何一個波段,機身性能都不能出現太大的浮動,而且紅外隱身能力也必須很強。另外就是除了一般的轟炸任務外,還應當具備一定的戰斗能力。如果能像戰斗機那樣當然最好,最次也應該可以和F-47戰斗機具備配合打擊能力,化身后者的“移動彈藥庫”。
然而,美軍最初的這些設想,似乎在殲36身上得到了非常完美的體現。“1945”的文章認為,殲36只要數量足夠多,將成為阻擋美國戰略轟炸機的一道強大“城墻”,使美國的戰略轟炸機的任務區域不得不向后延伸,最終徹底失去對西太平洋地區1000千米~1500千米左右范圍內的制空權。
▲殲36戰斗機
總而言之,1945網站認為隨著殲36的出現,B-21想要執行過去設想中的任務已經很困難。不過在其他的很多美國媒體看來,這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倒更像是“危言聳聽”。他們認為,殲36技術非常復雜,使用了全球獨一無二的三臺發動機設計,形成初始戰斗力不會太快。
而且殲36戰斗機的造價不會非常便宜,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生產總數量。另外B-21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了中國日益增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因此它配備了美軍最先進的電子戰系統,并加入了無人僚機協同,生存能力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弱。B-21的隱形性能也不容小覷,在很多美國人眼中,仍然是優于殲36的。其基本的高空隱身滲透作戰模式,與殲36的任務存在差異,直接對抗的可能性較低。殲36目前有一點尚不明朗,那就是它到底更側重于空優戰斗還是戰略轟炸。考慮到這些因素,不少美國人認為現在就下定結論,認為殲36是B-21的天敵還為時尚早。不妨等等看,或許才能得出更明確的結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