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俄烏雙方于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了直接談判,但兩個小時都不到就草草散場了,雙方對這次會談的評價也是說法不一,烏方四字宣布“毫無成果”,俄方則表示“對結果滿意”。
俄羅斯代表團談判
實際上,這場俄烏談判的開局便充滿波折,普京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后就主動釋放談判信號,而澤連斯基也在特朗普的威壓之下答應俄烏談判,但強調只愿和普京面談。
然而,在澤連斯基到達土耳其之后,他就收到普京不來的消息,這令他無法接受,質疑俄方代表團“級別太低”,只是“裝飾性陣容”,隨后離開了土耳其。
而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則強調“已準備好認真工作”,暗指烏方試圖通過“層級爭議”推卸談判責任。
如此一來,俄烏雙方對彼此談判的誠意都互相猜忌與推責,談判開場便彌漫著緊張與不信任的氣。
于是,俄烏雙方代表團在談判時間上展開了“拉鋸戰”,本來約定好在15日談的,最后拖到16日下午才正式開始。
另外,在俄烏正式談判前,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先舉行了三方會談,最終俄烏展開“閉門對話”,美國被擋在了門外。
俄方代表團
而據烏方消息人士透露,是俄羅斯代表團不接受美方參與進俄烏談判中,緊接著該消息人士稱俄羅斯這是在“破壞和平努力”,在拖延進程。
不難看出,俄烏雙方在談判上都難以調和,更何況是在戰場上都未能解決的問題呢,不過,俄烏雙方都談了些什么呢?
烏克蘭代表團的要求是,確保俄烏停火30天,這是“優先事項”,然后便是建立信任措施以及希望俄烏雙方總統舉行面對面會晤。
那么俄方是帶著什么任務來會談的呢?據俄方代表團團長的說法,此次俄烏會談是延續2022年中斷的伊斯坦布爾談判。
俄羅斯估計是吸收了2022年談判的教訓,美西方對烏的“指導”往往使協議淪為一紙空文,這或許是俄方不接受美方參與進來的原因之一。
當時立下的草案便是要求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接受永久中立地位來換取安全保障等,也就是說俄羅斯的立場是不變的。
更重要的是,俄方在談判中甩出割地條款,要求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等地區撤出,這實質是要求烏方承認俄羅斯對上述區域的實際控制,施壓的意味很明顯。
對此,烏方稱這遠遠超出了之前談論的范圍,堅持“全部換全部”的戰俘交換原則,并強調只有在完全停火30天后才可能討論和平,也就是拒絕了俄方的領土要求。
那么,這次俄烏談判究竟有沒有成果呢?還是有的,俄烏雙方同意互換1000人戰虜,烏克蘭也只答應了這一件事。
另外,俄方還表示后續會繼續與烏克蘭進行談判,對于烏方想要俄烏總統會面也表示知曉,就看后續怎么發展了。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臺采訪時,直言澤連斯基在談判中“沒有王牌”,并表示“在沒有普京與他會面之前,什么都不會發生”。
他這番話的意味不言而喻,特朗普更傾向于普京,而非澤連斯基。
幾乎同一時間,據彭博社消息,歐洲官員對特朗普感到很“失望”,稱他沒有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已經宣布,歐盟準備對俄羅斯實施第17輪大規模制裁,展現出與美國截然不同的對俄強硬態度。
歐盟準備制裁俄羅斯
不過,美歐各懷目的的介入是難以解決俄烏問題的,事實上,俄烏雙方對此次談判成果的預期或許都很清楚:
當在戰場上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平談判就難以取得成效,更多的是一種試探性接觸。但俄烏后續若能繼續進行談判,也是進一步向和平邁進的積極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