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近日發表聲明稱,過去24小時,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共導致至少14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459人受傷。這是以軍連續第3天對加沙地帶多地發動強烈攻勢,也是以軍3月恢復對加沙軍事行動以來,導致人員傷亡最嚴重的襲擊之一。以色列國防軍近日發表聲明稱,以軍已經啟動代號為“基甸戰車”的軍事行動,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范圍打擊。
據看看新聞報道,近日,以軍確認一枚彈道導彈從也門發射至以色列,以中部響起防空警報。
同日,胡塞武裝警告,以方所有機場都不安全。所有國際航空公司必須停止飛往這些機場,保障自身和乘客的安全。胡塞武裝還稱不會停止行動,而且還會升級,直至以色列停止侵略解除對加沙的圍困。自3月以軍恢復對加沙的軍事行動以來,胡塞武裝已向以色列發射35枚導彈和至少10架無人機。
巴以沖突(資料圖)
然而,哈馬斯并未完全失去抵抗意志。雖釋放求和信號,同意釋放部分人質換取停火和釋放巴方人員,但拒絕交出武器,堅守抵抗底線。這背后是外部形勢對其有力的支持。也門胡塞武裝在與美停火后,頻繁向以色列發動導彈襲擊,讓以色列國內民眾恐慌,政府壓力山大。國際社會也紛紛施壓,聯合國、歐盟要求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美國態度轉變,不再提 “清空” 加沙,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也不再無條件支持,這讓以色列陷入外交與輿論困境。
近日,《以色列時報》稱,哈馬斯軍事部門高級指揮官:穆罕默德·辛瓦爾的尸體,在加沙地帶南部的一個隧道被發現,遭到以色列國防軍的襲擊身亡。除此之外,哈馬斯的12名高級指揮官中,已有7人變成了冰冷的尸體,剩下5位也在被追殺。同時,以色列允許將允許“人道主義物資”重新進入加沙地帶,保障這里民眾的基本生命體征。新華社日前發布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加沙民眾已經出現食物短缺,領取救助食物一擁而上。
巴以沖突(資料圖)
據直新聞報道,近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秘書長兼緊急救援協調員湯姆·弗萊徹發表聲明,呼吁立即恢復對加沙地帶的援助運輸,強調聯合國及其合作伙伴已做好一切準備,只待通行許可。“我們有人員,有網絡,有物資,還有社區的信任,”弗萊徹表示。“16萬個援助包已經整裝待發,我們不需要新方案,只需要允許我們履行職責。”他指出,聯合國已有詳細計劃,建立在人道、公正、中立和獨立的基本原則之上,并獲得國際社會廣泛支持。
據北青網報道,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近日發布關于調整以色列旅行風險等級的通知。近日起,以色列旅行風險等級作如下調整:現有部分地區為紅色(極高風險),其他地區為橙色(高風險)。具體如下:一、紅色地區:納哈里亞-采法特以北,加利利湖以北、以東,阿什克隆以南,內提沃特以西。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上述地區,已在當地的人員和機構盡快撤離或轉移至安全地區。二、橙色地區:除上述紅色地區以外其他地區。
加沙(資料圖)
中國外交一向講“非干涉”,但這不代表對國際局勢無視。撤離信號的背后,隱含的其實是一個更大的判斷:中國不會將國民押注在任何一個失控的戰區,也不會在他人地緣豪賭中成為犧牲品。而中國是否會介入調停?是否會用“一帶一路”的影響力介入中東新秩序?又是否會重新定位在以色列與伊斯蘭國家間的外交天平?這些都是通告之后的懸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