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文深入揭秘美國超級富豪的奢華地堡現象,聚焦他們對文明崩潰的恐懼與“備災”熱潮。
從印第安納州的隱秘地堡到馬克·扎克伯格的夏威夷莊園,作者通過九個月的調查,展現了科技精英與生存主義者的末日幻想,以及由此催生的數十億美元產業。
文章剖析了備災文化的社會根源與意識形態,揭示財富集中與信任缺失的現代美國圖景。
《商報》
這座地堡隱秘而詩意,宛若世外桃源。入口偽裝成車庫,門前小溪潺潺流淌,遠方地平線遼闊無垠,天空湛藍如洗,空氣清冽刺骨。這里是印第安納州的荒野,距離印第安納波利斯兩小時車程。企業家洛根·摩爾(Logan Moore,化名)向我娓娓道來,他將在這里等待“事件”的降臨。
“問題不在于它是否會發生,而在于何時發生,”摩爾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推開車庫門。門后停著一輛卡車,上方懸掛著絞盤,旁邊一扇不起眼的墨綠色鋼板掩藏著通往地底的入口。鐵制樓梯蜿蜒盤旋,深入地下三層,隨著每一步向下,空氣逐漸溫暖。
最終,摩爾站在一扇巨大的鋼門前,輕輕按下四個按鈕中的最上一個。遠處傳來低沉的“咔嗒”聲,十秒后,機械緩緩啟動,鋼門徐徐開啟?!皻g迎來到我的堡壘,”摩爾微笑著說。
當大門在身后合攏,世界瞬間陷入寂靜。我不禁疑惑,自己究竟身處何方?作為一名硅谷記者,我的報道通常聚焦于前沿科技與星際夢想,地堡從未進入我的視野。
然而,自2024年從紐約搬到舊金山后,我逐漸察覺到一股陰郁的風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先鋒人物中悄然蔓延。他們普遍認為,AI要么引領人類走向空前繁榮,要么將世界推向毀滅的深淵。
例如,Inflection AI負責人穆斯塔法·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警告,AI可能被用于制造“高度成癮的毒品”、人工病原體,甚至“比新冠致命十倍的病毒株”。
更可怕的是,它還可能引發選舉操控、經濟危機,乃至“對文明的攻擊”或人類滅絕。OpenAI的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沉迷于末日幻想,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則堅信,文明崩潰是人類必須殖民火星的根本理由。
Meta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據傳在夏威夷建造了巨型地堡。而特朗普多年來不斷警告“美國大屠殺”,宣稱“覺醒精英”出賣國家,暗黑勢力正在崛起。
這些奢華地堡的主人屬于“備災者”(Prepper)中的社會精英。他們為戰爭、危機或文明崩潰精心準備,目標是在末日中存活下來,構成了更廣泛的生存主義浪潮的一部分。然而,并非所有備災者都認同地堡的價值,無論財富多寡,這一爭議稍后將深入探討。正是對末日的恐懼與浴火重生的信念,孕育了美國這一百億美元的產業。
據Precedence Research預測,到2034年,美國“災難預防”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8%。目前,約2000萬美國人被視為“備災者”或“生存主義者”,這一數字較2017年翻倍。
誰在恐懼中謀利?末日信仰從何而來?它又揭示了當代美國社會的何種面貌?帶著這些疑問,我開啟了為期九個月的調查。備災圈的第一法則悄然浮現:絕口不提備災。
I. 地堡
多虧一位朋友的私下引薦,我才得以接觸到億萬富翁摩爾,并受邀參觀他的地堡。穿過偽裝成車庫的入口,推開厚重的鋼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去污通道?!耙坏﹩尤鹗恐圃斓目諝庀到y,整個建筑將處于正壓狀態,”摩爾解釋道,“外界空氣無法滲入,因為它可能攜帶核、化學或生物污染物?!?/p>
沿著灰色通道前行,空間驟然開闊。天花板高聳如體育館,面積堪比兩個網球場,令人嘆為觀止。如此寬敞的設計有何緣由?摩爾取出幾張黑白老照片,向我揭示了地堡的過往。這座設施原是冷戰時期的“AT&T地下同軸電纜站”,建于1960年代,選址遠離城市,專為抵御核打擊而設計。表面上由AT&T管理,實際上出自五角大樓的規劃。摩爾指著近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墻說:“一旦核爆引發電磁脈沖(EMP),摧毀地面通訊,這些地堡的地下線路將確保政府運作無礙。這座設施甚至能抵御五兆噸核彈的沖擊?!?/p>
1990年代中期,隨著冷戰結束,地堡被廢棄。2012年,摩爾購入此地,耗費十年心血,將其從保護電話線的設施改造為庇護人類的堡壘。地堡總面積達3048平方米,核心是一座七米高的大廳,配備現代化廚房:雙冰箱、雙灶具、雙洗碗機,一應俱全。“這些櫻桃木櫥柜是定制的,”摩爾自豪地說,“尤其是女性,總希望有些美感?!?/p>
大廳周圍環繞著臥室、多間浴室(主人用浴缸,保安用淋浴)、圖書館、健身房,以及配備臺球桌和乒乓球桌的娛樂室。地堡設計可容納36人,公共區域開放通透,私人空間則相對封閉,以緩解長期封閉帶來的心理壓力。摩爾坦言:“身處此處的人,精神會極度緊張?!?/p>
為確保生存,地堡的能源與水源系統均采用雙備份:兩口76米深的地下水井(其一可手動泵水)、先進的水處理系統,以及一個3萬加侖的丙烷罐,搭配65千瓦發電機?!氨橛啦贿^期,柴油三年就失效,”摩爾解釋道。儲藏室由他親自掌管鑰匙,里面堆滿了凍干食品,足夠12人以每日2000卡路里的標準食用一年,甚至連感恩節的火雞都考慮在內。
醫療區備有防毒面具、繃帶和各類藥物。而一扇兩噸重的保險門后,藏著存放武器與貴重物品的保險庫,同樣只有摩爾一人能開啟。
起初,摩爾的子女對這個“瘋狂”項目嗤之以鼻?!笆昵?,所有人都覺得我瘋了,”他笑著回憶。投資金額幾何?摩爾只是神秘一笑,避而不答?!暗@值得,”他堅定地說,“這是我的遺產,五百年后依然屹立?!?/p>
返回地面,我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摩爾駐足回望緊急出口蓋,眼中流露出眷戀:“這是軍工品質,如今再難尋覓。”他叮囑我切勿購買“德州貨”,并輕聲祈禱:“愿一切平安?!?/p>
II. 生意
在印第安納波利斯機場候機時,我迫不及待地搜索“德州貨”。原來,摩爾指的是Atlas Survival Shelters,一家由羅恩·哈伯德(Ron Hubbard)創立的公司,其硫磺泉工廠在高速公路旁打出醒目廣告,線上粉絲高達150萬。
經過多次嘗試,哈伯德終于回電。他自豪地宣稱:“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地堡制造商?!辈贿^,他對歐洲媒體頗有戒心,語氣中透著幾分不屑。
目前,他的工廠正同時焊接50個地堡,平均售價30萬美元。最小型號“Nadosafe”僅能容納一張單人床和一個廁所,售價僅2萬美元;而頂級的“鉑金”系列則奢華無比,配備影院、泳池和溫室,價格上不封頂。
自2011年創業以來,哈伯德已售出無數地堡,客戶涵蓋電視明星到科技億萬富翁。他們大多支持特朗普,信仰基督教,熱衷擁槍,民主黨支持者則極為罕見。哈伯德透露,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來自德國的詢盤顯著增加。
他還提到,五六年前,他曾為扎克伯格設計過一座232平方米的地堡,收費五位數美元,但最終是否建成,他并不知情。“替我向他問好,”哈伯德笑著說。據傳,扎克伯格的地堡已在谷歌地圖上標注,位于夏威夷考艾島。
III. 島嶼
夏威夷考艾島宛如人間天堂,碧海蕩漾,綠林蔥蘢,丘陵柔美。然而,這片樂土卻見證了一場現代土地掠奪。夏威夷學者希蘭妮·索諾達-帕萊(Healani Sonoda-Pale)站在我身旁,感慨道:“1778年,庫克船長(Captain Cook)登陸此處,夏威夷人與歐洲人首次接觸,自此我們被摧毀。”
我們面前是一堵六米高的石墻,沿考艾島北海岸綿延數公里,圍住了扎克伯格的莊園。自2014年起,他斥資超過1億美元,購置了1500公頃土地,興建牧場及其他設施。
“這就像柏林墻,”索諾達-帕萊苦笑道。她指出,莊園內包含1850年由卡美哈美哈三世(Kamehameha III)分給原住民的“庫雷納”土地,其權利本不可轉讓。
然而,扎克伯格通過一名本地中間人,在拍賣中隱秘購得這些土地。當真相暴露,中間人的家族心碎不已。莊園的建設熱潮推高了當地房價,普通住宅如今動輒超過百萬美元?!斑@是對我們土地的剝奪,”索諾達-帕萊痛心地說。
據媒體報道,扎克伯格總計耗資2.7億美元,其中包括一座多層“末日地堡”。盡管他本人否認地堡的存在,但當地居民堅稱,親屬參與了施工,地堡內設有臥室、影院和健身房。一位居民不解地問:“為何要建地堡?在神面前,無處可藏。”
本文作者Felix Holtermann與 Healani Sonoda-Pale
IV. 意識形態
華盛頓大學教授瑪格麗特·奧馬拉(Margaret O’Mara)為富豪的動機提供了解讀:“當財富多到無處可花,地堡便成了合理投資?!痹谒磥?,備災熱潮的興起離不開科技精英的崛起。
自金融危機以來,財富與權力日益集中于少數人手中。這些科技先鋒往往在社交孤立中成長,年輕時暴富,卻從未學會承擔社會責任?!八麄兩砭痈呶?,周圍盡是依賴薪酬的追隨者,”奧馬拉分析道。
極端的財富、早期的成功與強烈的自信,共同孕育了一種“技術至上”的意識形態,堅信常規規則不適用于天才企業家。奧馬拉將他們與19世紀的富豪對比: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捐建了數千座圖書館,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的基金會消滅了美國南部的寄生蟲病。
而今天的超級富豪呢?“你看到的是火箭和地堡,”奧馬拉質疑,“這難道就是你們留給人類的公共財富?”更諷刺的是,這些富豪通過社交媒體加劇政治分裂,通過避稅削弱公共福祉,卻試圖以地堡規避自己種下的惡果。
與此同時,“長期主義”(Longtermism)在富豪圈中悄然流行。這一理念源于1984年牛津哲學家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主張優先考慮未來世代的福祉,直至太陽熄滅的80萬億人。
相比之下,當前的80億人顯得微不足道。秉持這一信念的精英自視為洞悉未來需求的救世主,地堡因此被賦予了“服務人類福祉”的崇高意義。然而,地堡是否真能應對末日?備災者對此爭論不休,答案取決于他們對末日形式的設想:是核戰、暴亂,還是無政府狀態?
V. 爭議
關于地堡的實用性,備災者內部展開了激烈爭論。Hardened Structures的負責人布萊恩·卡姆登(Brian Camden)毫不留情地批評Atlas的鋼制地堡:“那不過是埋在地下的印度貨柜,根本擋不住EMP?!?/p>
他主張采用鋼筋混凝土地堡,平均造價在1500萬至2500萬美元之間,選址偏遠山區更為理想??返蔷?,切勿委托“業余”公司,舉例稱某公司因丙烷罐爆炸導致業主當場喪命。他還指出,將老舊導彈倉庫改建為地堡同樣不可取,因為這些設施往往含有鉛漆和石棉,隱患重重。
在卡姆登看來,核戰的可能性較低,社會秩序崩潰才是更現實的威脅。為此,他提出了一套“反叛亂協議”。一些富豪曾詢問是否可用電子項圈控制保安,卡姆登認為此法不妥,建議允許員工攜帶家屬入駐地堡,以換取忠誠,并通過生物識別技術鎖定食品和武器庫存。
“富人對忠誠近乎癡迷,”他坦言。據他預測,社會崩潰可能在2029至2034年間發生,地堡生意因此異常火爆。顧問托德·薩維奇(Todd Savage)為富豪提供專業培訓,Terra Vivos在廢棄空軍基地推銷575個機庫,宣稱其為“人類的備用計劃”。而耗資3億美元的Aerie地堡群則更為奢華,單套公寓最高售價達2000萬美元。
VI. 展會
“地堡?那是最蠢的主意!”在科羅拉多“運動與生存展”上,77歲的備災者比爾(Bill,拒絕透露姓氏)斬釘截鐵地說,“一旦亂局開始,你就像盤中餐,毫無還手之力?!?/p>
這場展會設在丹佛郊區的格里利,背靠落基山脈的壯麗群峰。比爾蓄著濃密的胡須,曾是警察和小鎮市長,數十年來致力于備災。他在展位上售賣刀具、彈藥和生存指南,言談間透著對末日的從容。
比爾早已不信任政府,認為共和黨與民主黨同樣腐敗,唯有上帝和自己值得依靠?!皞錇木褪俏业淖诮?,”他平靜地說。
展會現場五花八門:太陽能板、水濾器、機槍赫然在列,竟還有納粹旗幟和蘇聯勛章。一名攤主推銷類固醇,聲稱“關鍵時刻讓你強壯”;另一人兜售“危機加密貨幣”和可分割的銀條,號稱“紙幣崩潰時的救命稻草”。一位身著工裝褲的女子分發傳單,上面寫著:“耶穌即將來臨!”
比爾早已為末日做好準備。他在落基山林中分散囤積了足夠1.5至2年的食品,專為他和兒子儲備。
他斷言,富豪根本無法抵達他們的地堡:“道路會堵塞,機場將癱瘓。”在比爾看來,發電機和保安毫無用處,越野摩托才是唯一可靠的交通工具。生存的關鍵在于狩獵、捕魚和遠離人群?!?/p>
城市會最先崩潰,農場容易被搶,地堡更是死路一條,”他冷笑道。他認為電磁脈沖(EMP)是最可能的威脅,因為“他們”希望摧毀基礎設施而非直接消滅人口?!八麄儭笔钦l?比爾指向伊朗或俄羅斯,并提到烏克蘭局勢顯著推高了核戰風險。
比爾還警告,備災團體并非安全港?!爱斮Y源匱乏時,你以為他們會怎么做?”他反問,“他們會奪走你的裝備,把你踢出去。”回程途中,落基山上空烏云密布。
我不禁反思,這些備災者看似偏執,但若末日真有依據呢?德國內政部長南?!べM瑟(Nancy Faeser)近期也建議民眾儲備物資,甚至要求學生為最壞情景做準備。備災真的有害嗎?
若文明崩潰,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VII. 未來
舊金山的一個清晨,比爾的電話打破了寧靜。“我覺得你還不錯,”他語氣輕松地說,隨即推薦了一本備災圈的“圣經”——《愛國者》(Patriots),作者詹姆斯·韋斯利(James Wesley)。
這本小說描繪了一幅末日圖景:華爾街崩盤,惡性通脹席卷美國,一群愛國者在愛達荷的“安全港”農場頑強抵抗難民與掠奪者的侵襲。書中穿插了大量生存技巧,其中家庭分娩指南由韋斯利的妻子撰寫,序言稱她“以基督徒的順服”獻給丈夫。
小說的結局令人震撼。在“第二次內戰”后,新美國果斷退出聯合國,廢除社會福利、發展援助和所有聯邦稅,法律倒退至1932年的框架。公民獲準持槍甚至駕駛坦克,年收入被限制在1萬金元,通信則回歸錄像帶時代。
我合上書頁,陷入沉思。扎克伯格或許會對這復古的愿景嗤之以鼻,但它卻生動折射了備災文化的核心:對政府的極度不信任與對孤立生存的執著。?
信息出處
https://www.handelsblatt.com/politik/international/prepping-die-luxusbunker-der-superreichen/100119027.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