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毛主席一句話,把許世友和王建安這對老冤家攏到了一張桌前,濟南守軍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城就丟了。
這話聽上去像是夸張,其實是實話。1948年那場濟南戰役,打得快、打得狠,短短幾天,城破、人擒。
可真要說清楚這事兒,得從頭講起,不然你只看到結局,卻不知道中間有多少火藥味、多少賭命的細節。
為什么會這樣呢?
那年頭,國共打到白熱化。
蔣介石那邊還覺得自己穩坐釣魚臺,不光有美援,還有一堆城市和鐵路卡在手里。
共產黨這邊,毛主席卻壓上了全部賭注,要把濟南拿下來。
而他最擔心的,不是敵人有多強,而是自己人心不齊。
有一回,毛主席把王建安叫到跟前,說了一句誰聽了都要出冷汗的話:“濟南要是十五天拿不下來,先砍許世友,再打你四十軍棍,我自己官降三級。”
王建安聽完,臉都白了。
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毛主席說話,從來不是哄人。
你說他這是開玩笑吧,可他當時連語氣都不帶變的。
王建安從西柏坡離開時,心里就跟壓了塊大石頭一樣,悶得慌。
為什么會這樣呢?
要說這兩位,一個是膠東出身的許世友,一個是魯南魯中打出來的王建安,倆人都不簡單。
但早些年杠上了,鬧得不輕。
那會兒還在紅軍里,張國燾搞分裂,許世友和一幫人打算回四川打游擊,結果紙包不住火,被王建安給捅了出去。
這事鬧大了。
許世友當時差點被槍斃,是毛主席親自出面保了他一命。
可這口氣,他一直咽不下。
你說他不感激毛主席吧,他是感激的。
但要說對王建安沒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后來兩人各自帶兵,誰也不理誰,形同陌路。
幾十萬大軍要打濟南,毛主席偏偏覺得這倆人得合作。
為什么?因為山東兵多,而且大都是山東人。
許世友在膠東部隊里有威望,王建安在魯中魯南也有名氣。
這倆人要是合起來,兵就順,仗就打得硬。
可這么多年不說話,怎么就能突然合作了?毛主席找王建安說了那句“先砍許世友,再打你四十軍棍”,就是逼他上去當那個解心結的人。
你說這是軍事部署嗎?這是人心調度。
王建安心里明白,他這趟出去,不只是打仗,更是去賠個不是。
他一走,毛主席也沒閑著,立馬給許世友發電報,讓他趕緊去濟南前線,還特意提了一句:王建安會來協助你。
這話分量重,許世友一看就明白,毛主席是要讓他們倆把舊賬翻篇。
許世友那會兒其實也不是當年的許世友了。
打了這么多年仗,見過那么多人和事,那點心結早就理得差不多了。
可他是個要面子的人,一直沒開那個口。
這次毛主席都發話了,他也就順水推舟。
王建安趕到前線的時候,許世友早準備好了,兩壇高粱酒,桌子一擺,倆人坐下就喝。
話不多,但句句是掏心窩子。
那頓酒喝完,仗還沒打,梁子就算解了。
濟南戰役的打法很講究。
粟裕是總指揮,許世友攻城,王建安協助。
敵人那邊也不是吃素的,守城的是王耀武,蔣介石信他信得一塌糊涂,派了十幾萬兵力去守。
濟南一圈大炮、碉堡、防空洞,修得像鐵桶似的。
可真開打之后,國民黨那邊沒撐幾天就出事了。
許世友帶著部隊連續猛攻,一波接一波不帶喘氣的。
城里本來就有點亂,再加上兩萬守軍起義,整個防線嘩啦一下就塌了。
王建安和粟裕那邊截斷了援軍,把城外的部隊死死攔住,沒人能進來幫王耀武。
八天,濟南就拿下了。
王耀武被擒,后邊的南京都震了。
誰也沒想到,這仗打得這么快、這么狠。
但你細想想,這仗為什么能這么贏?不是因為槍炮比人家強,而是人心順了。
毛主席那句話看著像玩笑,實則是把人心抓得死死的。
他知道,打仗不是光靠槍,得靠人。
許世友和王建安能坐一塊兒喝酒,這仗就能贏一半。
這事兒說到底,打的是仗,拼的是人。
許世友當年想不明白的事,在毛主席一席話之后想明白了。
王建安知道自己當年做的事雖是對的,但也傷了人情,這回也算是給個交代。
兩人能和好,不是突然想通了,是有人把他們推到一塊兒,逼著他們面對。
再說說濟南這座城。
它不是一般的城,是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的交匯點,控制著華東和華北的咽喉。
毛主席要的是戰略上的勝利,但他知道,戰略靠的是將帥能不能擰成一股繩。
濟南能打下來,不單是戰術得當,更是因為人心不亂。
毛主席那句“官降三級”,不是自謙,也不是嚇人,而是他真把這仗當成一場全局的決戰。
他賭的不是濟南一地,而是整個華東戰局。
他敢賭,是因為他看得比別人遠,敢壓重注。
這仗打完,許世友、王建安,兩個山東硬漢的關系也就緩過來了。
后來的仗他們也不是沒合作過,但沒有哪一仗像濟南這樣,把兩人從生死對頭拉回到同一條戰線上。
也別小看那頓酒。
有時候,幾萬人的戰役,就是從一頓酒開始的。
毛主席懂人性,懂兵心,更懂什么時候該講理,什么時候該出狠話。
他不怕人有矛盾,就怕有矛盾不解開。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他不怕仗難打,就怕人心不齊。
他說“孤掌難鳴”,不是文縐縐地講道理,而是提醒你,哪怕你本事再大,一只手打不了勝仗。
這事兒放到今天看,還是讓人佩服。
不是說誰有多厲害,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那點事兒,能不能在關鍵時刻放下臉面,攏一塊兒。
這不是嘴上說說的,是得有人牽頭,有人服氣,有人肯低頭。
毛主席牽了這個頭,許世友服了這個氣,王建安低了這個頭,然后濟南城就變天了。
這仗贏得不奇怪,奇怪的是,仗還沒打,兩大將已經坐下來喝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