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汽車市場在新能源浪潮中加速洗牌時,吉利汽車用一份炸裂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向行業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王者速度”。新能源銷量同比暴漲135%、歸母凈利潤激增264%、單車安全技術橫掃全球碰撞測試——這一連串數字背后,是吉利以《臺州宣言》為藍本的戰略轉型正在爆發式兌現。從傳統燃油巨頭到智能電動先鋒,吉利的蛻變不僅體現在銷量榜上,更藏在其技術護城河與全球化野心中。
翻開財報最亮眼的一頁,新能源車型33.9萬輛的銷量和52.2%的滲透率,直接將吉利送上行業領跑位。銀河品牌以214%的增速成為現象級存在,星愿車型連續兩月銷量破3.5萬輛的爆發力,甚至讓業內人士開始預測“百萬銷量俱樂部最快入場券”的歸屬。而極氪007(參數丨圖片)GT首月破萬的成績單,則證明吉利在高端市場的產品定義能力已進入成熟期。更值得玩味的是海外戰線——銀河E5在馬來西亞的銷冠三連莊,悄然揭示了吉利“技術出海”的底層邏輯:用安全與智能的硬實力,而非單純性價比,撬動全球市場。
盈利能力的躍升同樣令人矚目。725億元營收和56.7億元凈利潤的雙高增長,背后是吉利對成本刀刃向內的改革。銷售費用率壓降至5%的秘訣,藏在“一個吉利”戰略的協同效應中:從銀河到極氪的供應鏈整合,讓規模化優勢直接轉化為真金白銀。而15.8%的毛利率則暴露出更深的布局——神盾金磚電池技術通過開放專利形成行業標準,既降低了自身研發邊際成本,又構建起技術話語權。這種“開放生態”思維,正在將吉利從車企進化為平臺級玩家。
技術突破的含金量在銀河E5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Euro NCAP和ANCAP雙五星認證、中國品牌歷史最高分的背后,是36項極限測試錘煉的神盾短刀電池,以及800V超充與底部安全專利組成的“鐵壁防御”。但吉利顯然不滿足于獨善其身,開源Step大模型和共享安全試驗中心的動作,暴露了其更大的野心:通過制定行業安全與技術標準,成為智能電動車時代的規則定義者。
當ESG從加分項變為必答題,吉利在綠色制造上的投入已開始反哺商業價值。單車碳排放下降18%的實質,是12座綠色工廠構建的零碳生產網絡;電池材料95%的循環利用率,則指向2025年全球最大回收基地的布局。這些看似“非財務指標”的成果,正在國際市場成為比廣告更有效的通行證——尤其在歐盟碳關稅倒逼產業鏈升級的當下。
站在季度高點回望,吉利財報中最具啟示性的或許不是數據本身,而是其展現出的戰略定力。當某些車企還在新能源與燃油車的搖擺中內耗時,吉利早已完成從單兵作戰到集團軍沖鋒的切換。銀河、極氪、領克的品牌矩陣不是簡單排列組合,而是覆蓋10萬至50萬元市場的精密火力網。這種全維度進攻姿態,或許正是“科技吉利4.0”最生動的注腳:真正的轉型從來不止于技術路線,更是企業基因的重構。當行業為“活下去”焦慮時,吉利已經用這份財報證明,它的戰場早已超越國界,指向全球智能電動版圖的新坐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