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瑞峰教授講述創(chuàng)作歷程)
當斑斕油彩邂逅塵封記憶,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在吉林市徐徐展開。2025年5月20日上午9:30,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館內,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陶瑞峰教授歷時六載精心創(chuàng)作的百幅《吉林印記》系列油畫作品盛大展出,為觀眾呈上一場極具震撼力的視覺與文化盛宴。
(權紅主席致辭)
此次展覽由吉林市文聯(lián)、吉林市民委、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聯(lián)合主辦,吉林市博物館、吉林省藝術設計協(xié)會提供專業(yè)指導,吉林市建筑裝飾文化研究會、東北電力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吉林市蒙古族文化促進會全力協(xié)辦。開幕式現(xiàn)場,陶瑞峰教授率先分享了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與感悟,隨后,吉林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權紅女士發(fā)表致辭,深入闡述此次展覽對于城市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緊接著,吉林市政協(xié)文史研究員皮福生先生、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宋德風教授也相繼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最后,在眾人的期待中,吉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海春為展覽啟幕,正式拉開這場藝術盛事的帷幕。
(閆海春主任宣布啟幕)
以“吉林印記”為主題的本次作品展,展出100余幅油畫佳作,全方位涵蓋了老吉林的市井煙火、傳統(tǒng)行當、歷史建筑等豐富場景。陶瑞峰教授巧妙融合寫實主義與意象表現(xiàn)手法,在忠實保留歷史真實的基礎上,憑借對光影層次與色彩肌理的精妙把控,讓斑駁城門、神秘薩滿圖騰、壯闊大江雪景等老照片中的場景,在油畫布上重新煥發(fā)生機。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品,更具有珍貴的文獻價值,每一處擺揉擦點的筆觸,都飽含著陶瑞峰教授與過往歲月的深情對話。
(文史研究員皮福生先生致辭)
其中,《薩滿》以極具原始張力的筆觸,喚醒人們對古老信仰的記憶;《大江彎弓全景圖》以氣勢磅礴的筆觸,勾勒出天地間的雄渾氣象;《朝陽門》在巧妙的透視布局中暗藏匠心;《吉林西大街》則憑借獨特的油彩質感,生動傳遞出濃郁的市井煙火氣。
陶瑞峰教授表示,這一系列作品絕非對歷史的簡單復刻,而是通過色彩的重新構建,將曾經的商貿繁華、山水靈韻、市井百態(tài)等元素,凝結成永恒的文化符號,以此喚醒沉睡的城市記憶,引發(fā)大眾的集體共鳴。
(東北電力大學藝術院院子宋德風致辭)
本次展覽采用“油畫 + 影像視頻”的沉浸式敘事方式,極具吸引力。當觀眾駐足在《德勝門》斑駁枝葉的畫作前,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厚重呼吸;對于年輕一代而言,這些油畫更是成為他們重新認識家鄉(xiāng)文化坐標的珍貴窗口。這場藝術回望,不僅喚醒了老吉林人的集體記憶,更有望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梁,激發(fā)公眾對城市歷史保護與民俗研究的濃厚熱情。(記錄者:石連 趙衛(wèi)國)
責任編輯:丁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