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實習記者 韓沐洋 圖/時建平)5月17日上午10點,由陜西省社會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陜西西影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意大利意中交流協會指導,陜西鼎州窯研究院、意大利米蘭GB藝術畫廊承辦的“意大利油畫真跡與東方古陶瓷跨國互展”簽約儀式暨文化論壇在西安長安云·城市規劃館一層城市劇場舉行。
意大利古董收藏家聯合會會長、意大利藝術史專家喬治·巴拉蒂,意大利意中交流協會會長、意大利陜西總商會會長朱裕華,陜西省社會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李安軍,著名文化學者、“絲路大使”肖云儒、美籍華人藝術家、國際陶藝學會亞洲區理事許以祺博士,陜西鼎州窯研究院院長、鼎州窯博物館館長徐都鋒 、原陜西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任中南 ,陜西西影文化場館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衛振哲,富平縣人大原主任任潤民,藝術家劉楊、姬國強、劉奇偉、李云集 、楊兵、諶河 、薛方復,企業家張偉權 、李連祥等200多位嘉賓、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出席活動。
簽約儀式由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陜西衛視主持人李和平主持,整個活動在威武整齊的秦鼓聲中拉開序幕,陜西鼎州窯研究院院長徐都鋒,動情的向中外嘉賓講述了陜西鼎州窯發現及保護利用情況,以及自己四十年如一日,用一把陶土實現與世界無障礙溝通的“民間文化外交”的心路歷程。
喬治·巴拉蒂對陜西省社會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意大利意中協會牽線組織這次簽約儀式很感動,也很感謝徐都鋒先生和鼎州窯博物館。他說,感謝你們為相距遙遠的意大利和中國筑起了這道文化合作的橋梁,意大利與中國通過這場文化同盟為世人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文化合作國際范例,讓我們以美的勇氣與文化的力量繼續前行,推動意大利和中國我們偉大民族之間的共鳴、合作。
陜西省社會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李安軍在致辭中講到:文化因差異而交流,文化因交流而互鑒,文化也因互鑒而共同發展,造福于人民。今天這個活動實際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東西方文化的一個交流活動,應該是一個起點,因為今天僅僅才是一個簽約的儀式。這次活動應該是源自于我們中國民眾和意大利民眾對東西方文化的共同的熱愛的一個活動,下一步陜促會和意中交流協會共同努力,促成這次活動圓滿順利的推進和舉辦。
陜西與意大利的民間外交積極的推動者、踐行者,意大利意中交流協會會長、意大利陜西總商會會長朱裕華家說,今天確實是很激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中意兩國之間的文化外交盛宴的一個開始。鼎州窯的發現,填補了我們中國對中國古陶瓷研究的一個空白,也是中國古陶瓷最大的私人博物館。意大利油畫與中國古陶瓷雙展活動,意義非常的重大。這個活動不僅在陜西省,在全國在意大利在世界上都會引起很大的共鳴。這個活動我相信也是陜西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的平臺,一個重要的窗口。
陜西鼎州窯研究院院長、博物館館長徐都鋒和意大利古董收藏家聯合會會長、意大利藝術史專家喬治·巴拉蒂代表陜西鼎州窯博物館和意大利米蘭GB藝術畫廊簽訂了“意大利油畫真跡與東方古陶瓷跨國互展”合作書。雙方將在在展品遴選、展陳設計及策展工作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進中國和意大利的民間文化交流。
陜西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姬國強則介紹他專門為本次活動創作的國畫作品《絲路行者--馬可波羅》的創作設想,以及自己20多年堅持絲路題材繪畫的藝術心得及學術思考。
陜西省美協副主席劉奇偉、西安美術學院的專家教授李云集、西安美術學院油畫家諶河、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楊兵先生也在簽字儀式前高度評價《絲路行者--馬可波羅》國畫作品:畫面構圖運用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手法,采用了多元素內容,使得畫面打破時空界限,更加豐富和突出了從“長安到羅馬”的絲路主題。
活動舉辦期間,中外嘉賓還共同欣賞了陜西旅游集團的仿唐樂舞節目《絲路翩翩》,富平籍中國廣陵派古琴非遺傳承人、古琴藝術家劉楊及弟子王藝璇演奏的古琴曲《憶故人》、《陽關三疊》,中國傳統文化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古琴與古陶瓷,絲路故事與中意文化交流,因為這場別具特色的文化盛宴,更具魅力和影響力。
據悉,“意大利油畫真跡與東方古陶瓷跨國互展”,第一步是今年九月在西安長安云·鼎州窯博物館展出將意大利著名藝術史專家、收藏家喬治·巴拉蒂博士收藏的意大利從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的代表性油畫作品,其涵蓋威尼斯畫派、倫巴第畫派,以及達·芬奇及其門生的藝術環境,部分展品為意大利國家歷史藝術遺產。其后在意大利羅馬、米蘭等城市展出鼎州窯博物館收藏的郎世寧瓷板畫和中國古陶瓷珍品。
喬治·巴拉蒂,意大利古董收藏家聯合會會長、意大利藝術史專家,是一位享譽國際的古董藝術商與藝術史專家,他自 1964 年起活躍于藝術品領域,1982 年在米蘭創立了“喬治·巴拉蒂古典藝術畫廊,策劃并出版了多部學術目錄,其畫廊作品亦多次被如保羅·蓋蒂博物館、盧浮宮、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全球知名博物館永久收藏。
鼎州窯博物館位于陜西富平,收集了從8000年前到明清時代的五萬多件古陶瓷和20萬件古陶瓷碎片,系統的介紹展示了中國古陶瓷從粗陶到細陶,再到黑瓷、青瓷、白瓷、黃瓷、醬瓷等各種釉色的瓷器的工藝傳承演變過程,博物館還收集了郎世寧等外國古陶瓷藝術家的幾百件傳世作品,是全國目前唯一一個收藏古陶瓷藏品最多、時代最全,精品最多的綜合性古陶瓷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