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時報援引《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公開表示,澳大利亞頂住了美國的壓力,拒絕在貿易問題上對華施壓。澳媒以“澳大利亞拒絕加入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為題,刊登了對法瑞爾的專訪報道。法瑞爾在采訪中稱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對華貿易要比對美貿易“重要10倍”。法瑞爾在采訪中稱:“我們希望增加而不是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我們將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不是根據美國人的想法來決定如何繼續與中國的交往。”報道援引澳大利亞官方數據稱,2023年至2024年度,澳大利亞對華出口額為2120億澳元,同年對美出口額僅為370億澳元。
法瑞爾(資料圖)
法瑞爾就差直接告訴特朗普,對澳大利亞而言中國更重要,你美國算啥?他們這個態度顯然會讓美國大吃一驚,因為澳大利亞是美國的“小弟”,在眾多議題上都會無條件配合。此前中澳關系緊張,貿易合作一度被“凍結”,就是因為時任澳總理莫里森完全罔顧本國利益,為了討好美國得到更多扶持,故意針對中企,攪黃中澳合作。最終中國宣布反制,兩國關系降至冰點,澳大利亞的牛肉、龍蝦等大宗出口產品全部滯銷。背后挑動這一切的美國不僅不幫澳大利亞解決燃眉之急,反倒積極搶占澳商在華市場份額,妥妥的背刺。
此外,法瑞爾還提到,澳大利亞正在與美方就取消對澳商品關稅進行協商,但澳方不會急于求成。他強調,只有在有利于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會推進相關協議的達成,決不為了敷衍而草率簽約。綜合來看,澳大利亞政府再次重申了其在國際貿易政策上的自主性,表明其將根據自身經濟發展和利益平衡來調整對外合作方向。
法瑞爾(資料圖)
此前,中美兩國通過談判達成了一份協議,雙方還同意后期展開進一步的談判及協商,此舉穩定了金融市場。美國研究中心高級經濟顧問John Kunkel表示,他預計特朗普政府會以某種形式敦促堪培拉削弱與北京的經貿聯系。Kunkel表示,歷屆澳洲政府都試圖將貿易和安全問題分開處理,以此來平衡與美國和中國的關系,“但我認為這不是特朗普政府的思維方式”。“澳洲會盡可能避免做出選擇,直到不得不做出選擇。美國人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向澳洲提出要求。”
事實上,中國近些年來,一直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經貿伙伴。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在其出口總額中占比常年穩定在1/3左右。澳大利亞政府想要經濟發展,那就必須跟中國搞好關系,保持經貿政治的友好互動。如果澳大利亞又要走遏華的老路,也不是沒有后果,澳總理之前提及的出口王牌牛肉、龍蝦、葡萄酒等產品,就曾經遭到了中方的制裁,導致中澳經貿受損嚴重。
事實上,這一表態不僅是對美國壓力的一種反應,也是一種外交策略的體現。澳大利亞始終試圖在全球經濟的博弈中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不受任何大國的左右。正如法瑞爾所言,“我們希望增加而不是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同時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在社交媒體上,許多網友對澳大利亞政府的立場表示支持,認為在全球大國博弈中,澳大利亞有權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來決定與中國的交往,而非無條件地追隨美國的腳步。
法瑞爾(資料圖)
澳大利亞近年來追隨美國對中國進行圍堵,得到了什么?什么好處沒有撈到,美國承諾的各種合作也沒有到位。反而是因為得罪了中國,澳大利亞國內的經濟受到了重大影響。國內的各種社會問題也變得更加突出,經濟上的發展也變得極為緩慢。當年澳大利亞乘坐中國發展的快車,可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其實這些原因說白了,還是中國頂住了美國各方面的壓力,與美國對抗真的是不落下風了。中國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而西方國家一直奉行的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你中國強大了,那我就不能再得罪你了。也希望這次澳大利亞真的能說到做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