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推動咸陽市國際友好城市關系建設,深化咸陽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5月20日,來自德國“雙元制”大學來華技能研習營師生一行50余人到清渭樓美術博物館參觀交流。
步入博物館大門,德國學生們立刻被這座融合了中式傳統風格的建筑所震撼。清渭樓主體建筑形式為明代樓閣的飛檐翹角,內部采用了現代化的展覽設計,既保留了傳統建筑特色,又滿足了現代博物館的功能需求,如今已成為一座集藝術品收藏、展覽、研究、交流、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專業性美術博物館,吸引著海內外眾多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先后參觀了清渭樓美術博物館中國當代書畫展覽廳、中國近現代和趙少昂、劉海粟藝術展廳。在參觀過程中,師生們頻頻駐足,流連觀賞,不時拍照打卡并對東方水墨藝術發出由衷的贊嘆。
在近現代展廳,德國學生們對一幅山水畫產生了濃厚興趣:"這種留白的處理手法太精妙了,畫面中看似空白的部分其實蘊含著無限意境”。
此次活動帶隊的副校長瑪麗昂女士表示,研習營活動是德國大學生深入了解中國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契機,一路走來與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們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共同成長,從而增進對中國多元文化的理解,今天有幸能來到清渭樓美術博物館,看到這么多東方藝術珍品,讓德國大學生們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到非常的愉悅。
參觀結束時,德國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這次參觀讓我對中國傳統建筑與現代展示空間的結合有了新的認識,參觀不僅讓他們欣賞到精美的中國書畫藝術,更深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審美理念。他們特別提到,中國書畫強調"神似"而非"形似"的藝術追求,與西方藝術傳統形成有趣對比,這種文化差異的體驗令他們受益匪淺。回德國后,我一定要向同學們推薦這座博物館,它讓我對中國藝術有了更立體的了解。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以其豐富的館藏和獨特的文化魅力,為這些遠道而來的德國年輕人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藝術的窗口。這次參觀不僅增進了中德文化交流,也讓這些德國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通過文化藝術交流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從而促進中外青年之間的文化傳播與認同。
編輯:張婭欣
審核:楊向雄
簽發:鄭雙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