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丹丹、史小妮 東方出版社
本文約4500字,預計9分鐘閱讀完畢
商務君按:上市3天加印,不到4個月加印6次,入選瞭望智庫2024年度書目等多個圖書榜單,《大國縣治》的走紅方式,與當下很多暢銷書以“低售價+高傭金”快速打開市場的模式有點不一樣。在營銷方面,該書選擇與“小達人”,甚至粉絲僅幾千的“微型KOL”合作,借助“小達人矩陣+合理傭金激勵+精準內容匹配”的組合策略,實現了口碑與銷量“雙豐收”。
2024年8月,一本聚焦縣域治理的社會學著作《大國縣治》低調上市。彼時,圖書零售市場正面臨嚴峻挑戰,加之該書上市時間較晚,作為新書,其在當年的有效銷售期僅有短短的三四個月。
然而,它的市場反饋卻令人大為驚喜:
上市3天便迅速加印,不到4個月實現6次加印,印數超4萬冊;
不僅入選瞭望智庫2024年度書目、人文社科中文原創好書榜、FT中文網、社會學視野、長安街讀書會等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榜單,還被評為“京東圖書2024年度好書”,作者楊華憑此書成為“當當網第十一屆影響力作者”。
這些都是對圖書口碑和銷量的雙重認證。
那么,我們究竟做對了哪些,才讓《大國縣治》在低迷的圖書市場中脫穎而出,占據一席之地呢?
《大國縣治》
作者:楊華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8月
內容層面:接地氣的話題才能提升吸引力
這本書能收獲市場的廣泛認可,與作者長期深入的田野調查研究密不可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與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深度融合,農村社會結構正經歷著歷史性變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為社會學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與此同時,社會學、政治學界興起“下沉研究”熱潮,《縣鄉中國》《小鎮喧囂》等著作的成功,也充分印證了學界研究趨勢正從宏觀敘事向微觀實證轉型。
楊華老師在近20個省市累計開展調研超1600天,調研范圍涵蓋縣鄉體制、干部群體、政策執行等多個重要場景,形成了100多篇調查隨筆和報告。《大國縣治》中的案例素材均源自這些調研成果,無論是研究的具體問題,還是研究過程的呈現,都十分貼近實際,極具可讀性。
楊華老師指出,縣鄉兩級治理領域此前鮮有人深入研究。縣鄉政府體系龐大而復雜,有著獨特的運轉規律,難以從整體上全面認識,只能通過對一個個現象、一個個部門,甚至是一位位干部的細致了解,去拼湊認知。正因如此,以往的研究往往呈現出片段化特征,難以形成系統性認識。
而楊華老師扎根縣鄉治理研究長達10余年,對縣域治理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大國縣治》中,他清晰地闡釋了縣鄉體制中各種機制、要素的相互作用,從多個角度勾勒出縣域治理中的人、財、物、權、事,直面基層治理中的諸多關鍵問題:縣鄉“責權利”不匹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好政策在落實過程中“走樣”?基層工作該如何科學考核?怎樣有效激勵基層干部?公務員與事業編有哪些具體區別?基層干部又該如何實現晉升與流動?
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考公群體和體制內工作人員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這本書吸引了眾多基層干部讀者。他們會通過電話或郵件與我們交流,分享從書中看到自身工作日常的感受,還會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與我們探討書中內容。我們也會及時將這些反饋傳遞給作者,從而形成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良性溝通循環。
選題方面:7年前開始布局“基層中國”系列選題
早在2018年,我們便開始布局“基層中國”相關選題,首部作品是賀雪峰老師的《大國之基》。該書于2019年出版后,榮獲2019年度“中國好書”,并陸續加印12次,成為作者銷量最高的圖書。此后,我們又推出了呂德文老師的《基層中國》,該書成功入選“新華薦書”年度榜單,“基層中國”書系也由此正式誕生。
隨后,我們持續發力,陸續出版了呂德文老師的《有為而治》、楊華老師的《大國縣治》、王德福老師的《群眾的時代》等作品。這一書系的最大特色在于,一群學者秉持“用腳做學問”的理念,每年都堅持投入大量時間開展實地調研。團隊帶頭人賀雪峰教授連續多年,每年都會駐村調研兩三個月,深入農民家中,沉浸式體驗農民生活。他不僅自己深入調研,還帶領學生一同開展工作,同時撰寫文章探討土地政策、鄉村振興等重要議題,部分建議更是被相關部門采納。楊華老師的累計調研時間,也從《大國縣治》定稿時的1300多天,增加到如今的1600多天。
如今回顧,“基層中國”系列最珍貴的并非銷售碼洋的增長,而是讓更多讀者了解到,有這樣一群學者長期扎根一線,不斷調研、創作,用扎實的研究成果記錄著現代化進程中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遷,為讀者理解中國鄉村與城市轉型提供了關鍵視角。記得當初策劃這一書系時,我們曾因這類題材的市場潛力而備受質疑。但如今,各地機關單位紛紛將這些書籍列入干部培訓書目,部分地方的基層治理創新案例還會引用書中觀點。許多資深媒體人也紛紛鼓勵我們,要將“基層中國”系列圖書持續做下去。這些認可與鼓勵,是對我們出版人最大的肯定。
營銷方面:巧用“小達人”實現全渠道營銷
基于《大國之基》和《基層中國》良好的市場反饋,《大國縣治》在下廠前,便被列為我社的年度重點新書。在新書下廠前,我們制定了詳盡的營銷計劃,結合當下媒體環境和市場形勢,將主要精力投向新媒體平臺,如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同時,我們創新性地采用“小達人杠桿策略”,力求以低成本實現高曝光。
為何選擇與小達人合作,而非頭部KOL呢?
相較于報價高昂的頭部達人,小達人(粉絲量1萬以下)合作成本更低,且在垂直領域的精準度更高。對于出版社而言,頭部達人的推廣費用往往難以承受,而小達人矩陣卻能以“螞蟻雄兵”之勢,形成規模化傳播效應。
在營銷推廣過程中,我們如同“挖掘機”一般,持續挖掘潛力博主。有時一天就能與上百個達人溝通合作意向,一旦獲取對方聯系方式,便立即寄書,并持續跟進,推動推廣工作盡快落地。
針對《大國縣治》,我們制定了三個維度的達人合作評估標準:領域匹配度,即達人是否聚焦社科、縣域經濟、政策研究等方向;內容質量,參考其歷史推薦圖書的點贊、收藏、轉化數據;帶貨能力,依據店鋪累計成交數、用戶互動率等指標。通過精細化篩選,確保合作達人的受眾與《大國縣治》的目標讀者高度契合,從而大大提升銷售轉化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激發小達人的推廣積極性呢?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我們在保證圖書毛利的前提下,設置了合理的傭金比例,且對大小KOL一視同仁,不設差異化傭金。也就是說,只要達人的粉絲群體與《大國縣治》的目標讀者相匹配,即便其粉絲數量不多,也能獲得與頭部KOL相同比例的傭金。
通過“小達人矩陣+合理傭金激勵+精準內容匹配”的組合策略,我們期望以較低的成本投入,借助垂直領域達人的專業背書,快速打開市場,并通過與中小達人的持續合作,形成“滾雪球”式的傳播效果。
這一策略與市場上許多圖書的營銷方式大相徑庭。在制定營銷計劃時,我們也曾探討是否采用“低售價+高傭金”模式來快速打開市場。近年來,圖書市場呈現出“低價競爭”態勢,“九塊九包郵”屢見不鮮,同時達人傭金不斷攀升,出版方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但我們對《大國縣治》充滿信心,無論是內容質量,還是裝幀設計,都經過精心打磨。我們堅信,優質的產品自然能夠憑借內容吸引讀者,因此最終堅持了現有的營銷策略。
在推廣過程中,我們合作的達人不乏粉絲僅幾千的“微型KOL”,但他們卻創造了令人驚喜的成績,其中一個達人更是創造了單條視頻點贊破萬、圖書轉化上百冊的奇跡!
這個達人的抖音號當時剛起步,粉絲還不足2000,但在溝通中,他對《大國縣治》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還反復追問書中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觀點。更難得的是,他的粉絲群體與這本書的目標讀者高度契合——大多是關注體制內話題的年輕人。
抱著嘗試心理,我們決定寄送樣書,即使最后合作效果不好,彼此也沒有太大損失。出乎意料的是,這個達人收到書后越看越興奮,不僅直接在書上逐頁圈點標注,還將這種深度閱讀行為遷移到視頻創作中:借勢當時抖音很火的“圈重點”的傳播方式,將書中內容與時政熱點巧妙結合,自發產出了一系列視頻,展開了持續推廣。
其中一條視頻意外爆火,點贊量迅速破萬,賬號漲粉500+。尤其令人振奮的是,這條視頻直接帶動了上百冊圖書的銷量轉化。
這次合作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在“流量為王”的時代,與其盲目追求大V效應,不如精準挖掘那些內容匹配度高、粉絲黏性強的“潛力股”。小達人同樣能爆發出驚人的帶貨能量,關鍵在于找到那個恰到好處的支點。
這次我們用一本好書撬動的,不僅是可觀的銷量,更是一個關于精準營銷的生動案例。
或許有人會質疑,上百冊的銷量算什么?然而,當幾十甚至上百個這樣的賬號同時發力時,累積起來的銷量便十分可觀。更重要的是,這些優質小達人會為了提升銷量,不斷優化內容,多次推送,形成“長尾爆款效應”。
這一營銷推廣策略,讓《大國縣治》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迅速獲得大量曝光,成功登上眾多達人推薦的“體制內必讀書單”。當然,我們也沒有忽視傳統營銷渠道,力求形成“線上引爆聲量,線下鞏固口碑”的立體營銷格局。
傳統渠道:把握每一個曝光機會
當大家都將目光聚焦于短視頻營銷時,《大國縣治》在傳統渠道同樣表現出色,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我們積極與權威媒體展開合作,如《中國青年報》、學習強國、澎湃新聞、《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文化縱橫、觀察者網等。這些媒體的推薦,為《大國縣治》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
對于圖書行業各大具有影響力的圖書榜單,我們也積極爭取。經過努力推薦與篩選,《大國縣治》頻繁登上各類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榜單,如瞭望智庫2024年度書目、人文社科中文原創好書榜、FT中文網、社會學視野、長安街讀書會等。
尤其令人振奮的是,多個省級機關自發將本書列入推薦書目,如XX省委宣傳部的干部學習清單、XX政協的委員閱讀書單。這些來自體制內的認可,吸引了大量線下訂單,既實現了社會效益,也創造了經濟效益。
電商營銷:借力合作實現突破
當抖音上的小達人開始大力推薦《大國縣治》時,我們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與當當網建立“流量接應”通道。那段時間,我們與電商團隊就選品、運營等工作進行了大量溝通,把電商的選品、運營工作人員“煩”到不行。
盡管《大國縣治》在頭部電商并非A類銷量圖書,但經過雙方多次協商,我們成功爭取到首頁輪播圖、社科頻道主編推薦等多個黃金資源位,以及一些通常只有頭部產品才能獲得的重點資源。這不僅體現了電商平臺對“基層中國”書系及作者團隊的認可,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持續深耕這一書系的決心。
這場“流量接應戰”效果顯著:新書上線首周,當當網的銷量就近2000冊,連續7天穩居當當社科新書榜首。
通過這一系列的營銷舉措,《大國縣治》在短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線下書店等多個渠道全面開花。
復盤這場“戰役”,我們領導常說的一句話特別貼切:“別嫌渠道小,只要精準,小水珠也能匯成洪流。”
誰能想到,那些粉絲僅有幾千的小達人,最終能釋放出如此強大的市場能量。《大國縣治》的營銷實踐,恰恰印證了“精準打擊比廣撒網更重要”的硬道理!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2025年外研社數字資源授權招商會邀請函
歡迎參加!
分享、在看與點贊,商務君至少要擁有一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