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年過年全家人都會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聽到倪萍那溫暖大氣的聲音就很安心,那是滿滿的年味,是80、90后的青春。
倪萍的主持風格是煽情的,帶著溫度的,作為主持人她擁有超高的共情力,也是網友們的嘴替,被網友親切地稱呼為倪媽。
最近,倪萍母親節拍了一個治愈系商業廣告,只見倪萍穿著大紅色的長裙,一張大紅唇和夸張的尖下巴已經嚇壞了網友,這真的是倪萍嗎?
知性美變“格格巫”
在母親節前夕,一則廣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廣告中的主角,正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倪萍。
原本是想傳遞溫暖、母愛的廣告,結果因為倪萍的形象,反倒引發了一場瘋狂的吐槽潮。
在廣告里,倪萍用輕松幽默的“倪媽說”以及一堆諧音梗,展現了媽媽們那種日常的絮叨和關懷。
這創意確實不錯,生活化的臺詞讓人很容易想到自己媽的關心,但觀眾們的目光完全被倪萍那不太自然的臉抓住了,根本沒留意到文案。
在大眾的印象中的倪萍有一種知性美,可是如今她怎么變成這樣了,高聳入云的山根,鷹鉤鼻加上厚嘴唇,以及夸張的瓜子臉,怎么看都像格格巫。
視頻里的她花著濃妝,大紅唇尤其亮眼,加上穿著大紅色的裙子,十分矚目。
但近鏡頭的時候,倪萍的臉卻讓人有些認不出。即便化著大濃妝依然能看出歲月的痕跡,難掩眼睛四周的皺紋,下垂松弛的皮膚和疲憊的眼神。
但這對于一個已經66歲的中老年人來說,衰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只是倪萍不僅是衰老,她的臉和五官也看起來和以前不太一樣。
首先是她的臉型,暴瘦之后倪萍的臉變長了一些,和年輕時大氣的方圓臉有一些區別,尤其是下巴變得更加明顯。
而倪萍明顯的變化,也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有人覺得這是“變美”的必經之路,也有人直言:“她的變化太過突兀,失去了原有的端莊氣質。”
有人分析,倪萍的“變化”或許也是內心壓力的反映,畢竟,曾經的央視一姐也有“塌房”的風險。她在過去的作品和公眾形象中,一直以溫婉、堅韌著稱,而如今的“翻車現場”,無疑讓人聯想到,她的“晚節”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遮遮掩掩,避免正面回答
面對整容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倪萍的態度也挺有意思,像是在玩捉迷藏。
要知道早些年,誰敢說倪萍整容,她能直接懟回去“胡說八道!”,一口咬定自己就是自然老去。
可時間一長,話鋒就有點松動了。有一次上節目,聊到減肥帶來的容貌變化,主持人順嘴問了句是不是順便也“微調”了一下,她就笑而不語,反問大家:“你們瞅我這樣兒,像是動過刀子的人嗎?”這模棱兩可的,可不就給人留下想象空間了嘛。
后來更是在一次直播里,倪萍不經意地冒出一句,說自己會打打美容針,覺得這跟敷面膜差不多,都是正常的保養。
這話一出來,又是一片嘩然。美容針雖然跟傳統意義上的開刀動骨不一樣,但好歹也算醫療美容的范疇吧?這跟她之前堅決否認整容的立場,多少有點對不上茬。
倪萍后來又解釋,打針跟真整容不是一回事兒。但這番說辭,好像也沒能完全打消大家的疑慮。畢竟,那張臉呈現出的“不自然感”,是越來越明顯了。
蔡明,會是她的前車之鑒嗎?
一說到倪萍這張臉,很多人立馬就想到了她的好朋友蔡明,蔡明老師當年在春晚舞臺上,那也是明艷照人的角兒。
可后來,為了留住青春,似乎也一頭扎進了醫美的懷抱,結果呢?臉蛋子是越來越飽滿,但也越來越僵硬,蘋果肌高高聳起,被網友們戲稱為“科技臉”、“饅頭臉”。
現在再看倪萍廣告里的樣子,那腫脹感,那緊繃度,還真跟蔡明有幾分“姐妹相”,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她倆是“失散多年的腫脹姐妹”。
這種神似,讓不少喜歡倪萍的觀眾心里直打鼓:她這是要步蔡明的后塵嗎?要知道,演員這張臉,不僅僅是好看就行的,更重要的是得能傳遞情緒,塑造角色。
一旦臉變得僵硬,表情都做不舒展,還怎么讓觀眾相信你演的是個活生生的人呢?
你看同是老戲骨的奚美娟老師,臉上皺紋不少,但往鏡頭前一站,那種歲月沉淀下來的從容和優雅,反而讓人心生敬佩。美,不一定非得是沒褶子、沒松弛啊。
背后的風雨人生
其實,拋開這張引發軒然大波的臉不談,倪萍這一輩子,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女主”戲碼。
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輸、凡事都要爭個最好的勁兒,是她事業成功的燃料,但也讓她的人生路走得格外辛苦。
當年剛進央視,面對周圍人的白眼和質疑,她硬是靠著一股韌勁兒和過硬的業務能力,把《綜藝大觀》做成了金牌欄目,成了全國人民都認識的主持人。
而這份“要強”,也幾乎貫穿了她的一生。
和陳凱歌那段長達六年的感情,她也是掏心掏肺地付出,甚至在陳凱歌父親生病時跑前跑后地照顧,活脫脫一個“準兒媳”的模樣。她就像個大管家,習慣了操持一切,習慣了默默奉獻。
可偏偏,陳凱歌這樣的文藝大導,骨子里可能更喜歡那種能激起他保護欲的小女人,這跟倪萍風風火火的“大姐大”風格,顯然不是一路人。最后,這段情以陳紅的出現而畫上句號,對倪萍的打擊可想而知。
后來的婚姻,兒子虎子的出生本該是新的開始,卻沒想到孩子被查出先天性白內障。
這對任何一個母親來說,都是天塌下來一樣的打擊,為了給兒子治病,倪萍幾乎是豁出去了,放下國內紅得發紫的事業,帶著孩子遠走美國求醫。
那些年,她白天拼命錄節目賺錢,晚上挑燈夜讀寫作成書,《日子》那本暢銷書的稿費,全填進了兒子的治療費里。
正是這段“為母則剛”的歲月,日夜操勞,心力交瘁,才讓她容貌和身材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活的重壓和情感的磨礪,在她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吵翻天之后,不禁想問到底在吵什么?
說到底,這次倪萍廣告引發的軒然大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家對她,以及她所代表的那個時代,有種復雜又深厚的情感。
倪萍的臉,不僅僅是她自己的,更承載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和美好想象。當這張記憶中的臉突然變得陌生,甚至有些“失真”時,那種失落感、不適感,甚至是輕微的被“背叛”感,自然就涌上心頭了。
但光盯著“整沒整”這點事兒吵來吵去,可能也把問題看得太淺了,這個社會,對女人的審美,尤其是對出了名的女人,往往特別苛刻,還特單一。
什么“少女感”啊,“凍齡女神”啊,這些標簽就像緊箍咒一樣套在女人頭上。
可誰能真正對抗自然規律呢?歲月留下的痕跡,本來就是生活閱歷的勛章嘛。
與其在追求一張永遠年輕卻可能失去靈魂的面孔上越走越偏,不如坦然接受真實的自己。
真正能打動人、讓人記住的,永遠是一個人內在的真誠、善良和實力,而不是一張靠“科技與狠活兒”維持的漂亮皮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