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5月21日電 (李一璠 黨田野)5月以來,陜西多地迎來高溫天氣。21日,西安市氣象臺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該市新城區、碑林區等地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陜西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趙強向中新網記者講解道,“連日來,在暖平流的輸送下,氣溫前期溫度較高并持續上升;近期天氣較晴朗,輻射增溫加之中層大氣的下沉增溫,在多個條件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持續大范圍高溫天氣。”
記者從陜西西安、漢中等地了解到,為應對高溫天氣,各地已采取措施全力抗旱。干熱風是小麥灌漿期至成熟期出現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會導致小麥蒸騰加劇,水分散失過快,從而影響小麥的正常灌漿。
2025年5月,陜西關中地區一農田進行灌溉作業。 李一璠 攝
為保障夏糧穩產豐收,西安市鄠邑區農技部門針對冬小麥抗旱與干熱風防治推出系列措施,幫助農戶應對高溫天氣的挑戰。
西安市鄠邑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站站長張丹丹表示,在干熱風發生前可以畝澆灌漿水15方至20方,降低田間溫度、增加濕度,防止植株過度失水;結合噴水、噴施黃腐酸等抗蒸騰劑,增強葉片光合作用,減少水分蒸發;若小麥已受輕度干熱風危害,可以及時噴施葉面肥,促進籽粒灌漿。
位于秦嶺南麓的漢中市城固縣被譽為“柑桔之鄉”,近日,持續的高溫晴熱天氣導致土壤墑情不斷下降,為農作物生長帶來嚴峻考驗。面對旱情,城固官方表示,將全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和農業抗旱保生產工作。
漢中市城固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代芳表示,旱情發生后,該縣組織多名農技干部巡回生產一線指導,引導尾水地段和預計缺水區域改種“大豆玉米套種”及薯類等旱糧作物,節約生產用水。同時,適當延后水稻插秧時間,為灌區引蓄供水爭取時間。
記者當日在西安街頭看到,在高溫“炙烤”下,遮陽傘、防曬服等裝備成為人們外出必備品。不少民眾選擇待在樹蔭下,或空調房內躲避驕陽,醫護人員表示,這種溫差的迅速變化容易導致疾病發生。
西安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蘇宇飛提示,氣溫高時人的代謝速度會明顯加快,人體水分丟失多,在高溫天氣下,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另外許多孩童因炎熱喝冷飲、吃冰棒等,對呼吸道的刺激較大,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
此外,陜西省氣象臺發布消息稱,預計今日夜間該省有雷暴天氣,陜北東部部分、關中西部、關中東部部分、陜南西南部等地有短時強降水。(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