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等路修好了,村里的人氣就更旺了!”5月20日,四川省丹棱縣順龍鄉幸福村內,數十名工人正忙著修建道路基礎設施。這條由1.5公里產業步道、0.6公里產業道路及2.1公里運輸軌道構成的交通網絡,為當地農文旅融合注入新動力。
順龍鄉幸福古村幸福嶺民宿
“項目預計10月底完工,屆時能夠吸引更多游客到幸福村十里銀杏長廊游玩打卡,推動全村旅游業發展。”幸福村黨委書記徐杰介紹說,該條產業路徹底打通了游客徒步登山、觀賞銀杏的“最后一公里”。
據了解,順龍鄉地處丹棱縣與成都市蒲江縣、雅安市名山區交界之地,依托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丹棱縣將順龍鄉作為農文旅融合的“試驗田”,擦亮“幸福古村”名片,打響“高山”系列、“幸福山貨”等品牌,開發四季主題游,推動庭院經濟、集體餐飲和休閑業態發展,打造農文旅新業態。如今,順龍鄉不僅留住了鄉愁記憶,更煥發出蓬勃的鄉村活力!
“去年,全鄉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20萬元!接下來,我們將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新鄉村’為目標,全力建設‘幸福原鄉·游村福地’。”順龍鄉黨委書記宋偉說。
張場鎮廖店村標準生豬養殖產業一期項目建設現場
順龍鄉的生動實踐只是該縣鄉村振興的縮影。在丹棱縣張場鎮,另一場產業變革同樣如火如荼。在該鎮的廖店村,高標準生豬養殖產業一期項目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施工現場挖掘機、推土機進行著土方作業。
“綠色生態,環保高效!”據廖店村黨總支書記蔣光慧介紹,該項目采用干濕分離技術處理畜禽糞污,轉化的有機肥則用于周圍茶園、高標準農田和林業種植使用,實現‘豬—肥—田’無縫對接。
“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出欄生豬8000頭—9000頭,年銷售額可達2500萬—3000萬元。生態循環‘以養促種’,既提升土壤肥力和農產品品質,又節約化肥成本,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奔赴。”蔣光慧說。
標準化生豬養殖場只是張場鎮重點項目之一,該鎮立足生態稟賦,以綠色生態經濟為核心引擎,依托茶葉、白酒、老峨山景區等特色資源,構建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有序推進茶葉深加工、商超民宿、萬年玫瑰花節等項目落地落實,不斷拓展鄉村產業發展空間。
張場鎮萬年村玫瑰花基地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雙向賦能,推進生態保護、產業升級與富民增收協同共進,持續探索出一條‘以綠生金、以景興產’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張場鎮黨委書記黃偉如是說。
現在的丹棱正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筑牢發展根基,依托特色資源培育特色產業,推動農文旅融合、種養循環等新業態蓬勃發展,不斷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答卷。
(王建明 文/圖 丹棱融媒 嚴丹玫 曹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